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8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迷你基金:选时能力较差 业绩分化严重

2011-08-0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新基金发行困难,加上近年来老基金不断失血,市场上涌现出众多的“迷你”基金。但研究证明,“迷你”不是问题,构建保护持有人利益的基金退出机制更加重要。

  从业绩和操作风格来看,在过去4年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中,我们跟踪的小基金样本组业绩分化严重,稍逊大基金样本组;在选股能力上大小基金组没有差别,但小规模基金组的择时能力相对更差;与一般印象相反的是,小基金并不活跃,换手率低于大基金,运作成本也更低;机构投资者偏爱规模适度的基金,在大小基金中更偏爱小基金。过去4年,小基金组生长的轨迹可归纳为三种:规模逐步增长的“健康成长”型,如国泰金鹰增长;规模保持在一个相对高位的“阶段绩优型”,如银华核心价值;更多的是短期辉煌后逐步滑落的“跟随大势型”。

  基金的生态丛林

  基金丛林应该是一个多样化的生态系统,生机勃发,不单要有凶猛的巨无霸,更要有众多目不能见的微生物。虽然我们目前的环境还不能真正做到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但“迷你”绝不是问题,“迷你”基金数量的增加,能促进国内基金丛林生态的多样化。

  目前,国内924只基金的平均规模为26.1亿份,中位数是13.8亿份,最大的基金,嘉实沪深300指数基金的规模达到了400亿份。在基金规模分布中,规模在百亿份以上的占比6.06%,50亿份以上的占比为13.2%,总份额在5亿份以下的基金占31.7%,1亿份以下的占比为8.76%。

  业绩和风格

  为了更充分地说明小基金的生存状态,全面考察小基金的业绩和操作风格,在一个牛市、熊市、震荡市的完整周期下,考察在2006年底前成立,并且当时规模较小的基金在过去4年半的表现。把在2006年底规模在5亿份以下的股票基金定义为小基金,把规模在50亿份以上股票基金定义为大基金,确定出符合条件的小基金17只和大基金16只,考察小基金组和大基金组的业绩和风格。

  业绩:小基金稍逊,且分化严重。 从长期业绩表现来看,小基金在业绩上稍逊于大基金,而且分化严重。统计样本基金从2007年以来的累积收益率,小基金达到69.14%,大规模基金达到了86.11%,基金总体的平均值为75.74%。从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来看,小基金和大基金没有显著的差别,但是大基金总体表现比较稳定,小基金分化严重。

  选股能力:没有差别。两组基金总体上都显示出了显著的选股能力,而小基金和大基金在选股能力方面并没有显著的差别。我们的研究表明,超过80%的国内基金具备较好的选股能力。我们研究的样本组都表现出了一定的选股能力,选股能力指标值都为正,说明通过选股取得了超额收益,具备选股能力。大基金组选股能力指标值达到了0.12,小基金组的选股能力指标值达到了0.10,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线。

  择时能力:小基金相对更差。各组基金都不具有择时能力,总体上择时收益为负,小基金的择时能力相对更差,并没有表现出一般认为的灵活配置的优势。我们的研究表明,接近70%的基金的择时收益为负值。本研究中,小基金组的择时能力指标值为-0.11,大基金组的择时能力指标值为-0.07。这一结论表明,基金期望通过仓位、行业配置的频繁调整,试图把握住趋势来进行低买高卖的策略是失败的。在这方面,小基金与大基金表现同样拙劣,但小基金的择时能力相对更差。这可能是小基金过度采取市场择时的策略,最终的效果适得其反。

  运作费率:小基金便宜。收取固定的管理费率,使大规模基金并没有体现出规模的效应,研究表明小基金的运作成本更低。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小基金的运作费率小于大基金,这一结果与普遍的印象有出入。小规模基金4年的平均运作费率在2.16%,大规模基金组的3年平均运作费率为2.34%。

  换手率:小基金并不活跃。在本文研究的基金组中,小规模基金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活跃,其4年平均换手率为167%,远低于大基金229%的换手率。

  机构持有比重:偏爱规模适度的基金。机构投资者偏好的是规模适度的基金,他们回避规模太大或者太小的基金;相对来说,在小规模基金和大规模基金的比较中,大规模的基金更不受偏爱。

  迷你基金的生长轨迹

  得益于2007年大牛市,小基金样本组的各只基金在当年都获得了大量资金的流入。但是在随后资金逐步流出市场的环境下,大多数基金也在不断流血。到目前为止,我们选定的2006年的小规模样本基金组的所有基金,规模都大于2006年底。虽然国内目前还没有被清算的基金,但在残酷的竞争下,有的小规模基金获得了成长,有的在短暂的辉煌后归于沉寂,还有一些成为“僵尸”基金。

  一小部分基金属于“健康成长型”,虽有阶段性的收缩,但规模或逐步扩大、或保持在相对的高点,走出了与市场相反的轨迹,是小规模基金中的佼佼者。这类健康成长型的基金如国泰金鹰增长,在小规模基金组中是仅有的。在整个市场失血的背景下,取得这样的规模并不容易,规模的增长主要是靠基金的业绩支撑。

  部分基金属于“阶段绩优型”,虽然难于保持最高峰的规模,但有些阶段表现不错,重新燃起投资人的信心,获得阶段性的资金流入。总体上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规模,这类基金如银华核心价值、鹏华普天收益、华泰柏瑞盛世中国、光大保德信红利、国联安精选等。

  大多数的小基金是“跟随大势型”,在2007年规模快速的增长后,随着行业的规模回落而逐步下滑。这类基金的特征是比较中庸,业绩随大流,这类基金占了绝大多数。

  结论

  “迷你”基金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构建有效的退出机制。“迷你”基金数量的增多是基金生态健康的表现,小规模基金也能成长,关键看业绩。在过去的4年中,小规模的基金分化严重、业绩稍逊大规模基金,在选股能力上大小基金组没有差别,但小基金的择时能力相对更差;与一般想象不同的是,小基金并不活跃,换手率低于大基金,运作成本也更低;机构偏爱规模适度的基金,大小基金相比更偏好小基金。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 代宏坤)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公 司
   第A007版:公 司
   第A008版:市 场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投资家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专 版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