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调整网上直销工行卡交易手续费率的公告 2011-08-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自2011年8月4日起将调整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网上基金直销业务的交易手续费率,具体内容如下: 一、费率调整时间 2011年8月4日起。 二、适用投资者范围 工行借记卡持有人。 三、适用基金范围 本公司所管理的已开通国泰基金网上交易方式的开放式基金。 四、申购费率具体调整 国泰基金旗下各开放式基金网上交易工行卡优惠申购费率将从5折调整到8折,折后享有申购费率优惠:(1)原申购费率高于0.6%,申购费率享受8折优惠,但优惠费率不低于0.6%;(2)原申购费率低于0.6%,按照原费率执行;(3)只针对正常申购期的开放式基金的前端收费模式,不包括基金募集期的认购费率。各基金费率请详见各基金相关法律文件及本公司发布的最新业务公告。 注:本公司可对上述费率进行调整,并依据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公告。 五、转换费调整 1、基金转换费用由转出和转入基金的申购费补差和转出基金的赎回费两部分构成,具体收取情况视每次转换时两只基金的申购费率差异情况和赎回费率而定。基金转换费用由基金份额持有人承担。 (1)转入基金申购补差费:按照转入基金与转出基金的申购费率的差额收取补差费。转出基金金额所对应的转出基金申购费率低于转入基金的申购费率的,补差费率为转入基金和转出基金的申购费率差额;转出基金金额所对应的转出基金申购费率高于转入基金的申购费率的,补差费为零。 (2)转出基金赎回费:按转出基金正常赎回时的赎回费率收取费用。其中25%归转出基金的基金财产,其余作为注册登记费和相关的手续费。 2、根据《国泰金龙系列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有关规定,国泰金龙系列基金内的子基金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但不按上述第1条相关标准收取基金转换费,具体费用收取标准如下: 国泰金龙系列基金由国泰金龙债券基金和国泰金龙行业精选基金两只子基金组成,由国泰金龙行业精选基金转换为国泰金龙债券基金(包括A类和C类)时免收转换费;由国泰金龙债券基金(包括A类和C类)转换为国泰金龙行业精选基金时,转换费率为0.3%。持有国泰金龙债券子基金超过90日(含)的,转换费为0。国泰金龙债券子基金的A类收费模式和C类收费模式之间不能相互转换。 3、计算基金转换费用所涉及的赎回费率按正常费率执行,申购费率为国泰基金网上交易优惠申购费率。 * 同基金A/C类收费模式之间不可进行转换。 * 若遇上转出和转入基金的申购费一项为固定值另一项为比例值,无法按差值进行计算,则申购费补差不再扣减原基金申购时已缴纳的1000元申购费。 注:转入份额的计算结果四舍五入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4、转换份额的计算公式 基金合同中无特殊约定基金的转换费用则采用"转出和转入基金的申购费补差 + 转出基金的赎回费"算法,计算公式如下: 转出金额 = 转出基金份额 × 转出基金当日净值 转入金额 = 转出金额 - 转出金额 × 转出金额赎回费率 转换费用 = 转出金额 × 转出金额赎回费率 + [ 转入金额 - 转入金额÷(1 + 申购补差费率)] 转入净额 = 转出金额 - 转换费用 转入份额 = 转入净额 ÷ 转入基金当日净值 基金管理人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基金转换费率,调整后的基金转换费率应及时公告。今后发行的其他开放式基金将视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适用于基金转换业务。 5、优惠申购费率调整后,国泰基金网上交易工行卡的基金转换费将做相应的调整。转换费用中的申购费补差标准按调整后的申购费率计算。 六、重要提示 1、国泰基金网上交易其他支付银行卡的交易费率不做调整。 2、国泰基金网上交易工行卡交易客户于2011年8月4日前申购或转入的基金份额在2011年8月4日后(含)进行转换时的转换费用同样按照调整后的费率执行。 七、咨询方式 投资者可通过以下途径了解或咨询详请: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网址:http://www.gtfund.com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客服中心电话: 400-888-8688(免长途话费)或(021)38569000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客服信箱:service@gtfund.com 八、风险提示 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投资者申请使用本公司网上交易业务前,应认真阅读有关网上交易协议、相关规则,了解网上交易的固有风险。投资者应慎重选择,并在使用时妥善保管好网上交易信息,特别是相关账号和密码。 特此公告。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八月二日 本版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