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8月4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慎对融资平台续贷 银行盼共进退

2011-08-0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罗克关
资料图

  证券时报记者 罗克关

  “如果多家银行一起组团介入,我们会愿意进入;如果同行均不介入,我们将谨慎考虑其中的风险。”近日,多位银行人士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称,未来银行将谨慎对待相关监管政策允许续贷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

  上周末,有消息称银监会将适度放宽平台贷款准入限制,其中“符合公路法、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办法、保障房项目、国务院审批的重大项目”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将有望继续获得银行贷款。但记者获悉,这一消息目前并未得到银行业内的积极回应。

  上海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业分析师称,银监会的这一表态其实早在6月初的平台贷款内部会议上就被提及,监管层在年中工作会议上再度重申并没有任何新意。“目前银行都在观望,况且银监会也未就此正式下发文件。从实际操作层面的口径来看,银监会的实际意愿其实还是倾向于从紧的。”该人士继称。

  不过,目前的实际情况仍将制约银行向地方融资平台公司重启贷款通道。“一是我们目前的信贷额度有限;二是到目前为止,许多平台公司的账并没有理清楚,贸然进入并不理性;三是监管上整体的口径还是较严的,只有少数项目才在监管允许的范围之内。”某国有银行广东分行公司部人士对记者说。

  据了解,对于目前大规模的存量贷款如何处置问题上,监管部门尚未有明确的框架,部分银行的担忧仍未散去,在这一时点上偏向于选择回避。“我们也吃不准未来政策走向,如果此时进入平台贷通道遭遇损失,那肯定是落到银行的头上。”某股份行总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直言。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常与多家银行存在业务往来,“共同进退、风险共担”成为了银行目前较能接受的续贷方式。上述股份制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说,“实际上,这也是监管层鼓励的做法,因为银团贷款的方式相对比较透明,对风险控制有帮助,而且银行的谈判能力会增强。”

  在目前的情况下,银行方面表现谨慎应是正常现象。“这其实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如果只是一家银行放款,亏下来就是自己的,自然就没有动力放款了;如果别的银行放款,其他银行跟上则是最好的均衡。从这个角度而言,监管层也希望平台贷续贷最好是采取银团贷款的方式。”北京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

  从市场情况看,尽管此前几周一度沸沸扬扬的债券流标状况并未再现,不过8月1日在银行间市场公开招标的今年第三期地方债中标利率仍继续上扬,显示市场对已经零星出现违约个案的地方政府债务状况仍存疑虑。中债网数据显示,今年第三期地方政府债券共发行3年期债226.6亿元,中标利率为4.07%,较7月中旬发行的同期限品种上升了14个基点。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专 题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T001版:T叠头版:专 刊
   第T002版:专 刊
   第T003版:高峰论坛
   第T004版:专 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