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8月8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原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TitlePh

艺术品证券化五大瓶颈问题待解

2011-08-08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杨丽花

  证券时报记者 杨丽花

  在昨天举行的“2011年中国艺术品收藏与投资高峰论坛”上,原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表示,艺术品证券化如果不解决五大难题,风险很大,凶多吉少。艺术品证券化容易成为投资资金的投资博弈,而最终的受害者会是被高位套牢的散户。

  张新建认为,艺术品证券化的五个瓶颈问题是:第一、艺术品鉴定与评估缺少权威公证的机构,这是金融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主要障碍。第二、艺术品的资产包总量偏小,容易被承销商或者是庄家以及其他的投机商操纵,作为人为炒作的工具。第三、艺术品的价值与市场的价格以及证券化的市值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第四、退市机制不完善,存续期限问题、证券化的艺术品在拍卖市场变现等细节问题存在不确定性。第五、艺术品上市以后,其审美价值、学术价值没有变化,投资者寄希望于艺术品证券化过程中无限增值是不现实的。

  对于各地文交所的未来,张新建认为“要么全面放开,要么全面禁止”。张新建说,当前文化产权交易所如雨后春笋在各地出现,相当一部分产权交易所对艺术品的证券化抱着不切实际的期望值,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中国全面发展艺术品的证券化,有可能会走上比美国房地产更严重的不归路。”

  不过,天津文交所的主要设计者之一雷原则在该论坛上力挺份额交易,认为应该从中国文化体系的角度全面理解文化艺术品的证券化或者份额化。“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将其与经济生活结合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而艺术品投资一直以来面临着钱少的人进不来、眼拙的人很难进来、交易方式变现能力差等三个问题,因此,艺术品份额化应运而生。”

  他同时建议成立国家层面的艺术品交易监管机构,对目前的艺术品交易市场进行统一监管。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西沐也表示,无论有什么样的政策,都不会阻碍文交所前进的步伐。他透露,文交所正在由单一业务模式演变为多元化综合业务,即利用文交所的平台进行多种金融产业的运作与实施,未来将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推动艺术资源及资本的对接。

  张新建认为,面对任何政府和组织都无法承担艺术品证券化造成的金融风波,应在尽可能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根据“谁批准谁负责,谁家的孩子谁抱走”的原则,选择适当的机会让艺术品证券化风险“软着陆”。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广 告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A013版:信息披露
   第A014版:信息披露
   第A015版:信息披露
   第A016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投资家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综 合
   第C003版:数 据
   第C004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