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8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私募营销不走寻常路 热衷从快消品行业挖角

2011-08-1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胡晓

  证券时报记者 胡晓

  今年A股市场不给力,不仅公募基金陷入了发行困局,私募基金日子也不好过,为了笼络渠道,有私募基金公司甚至挖角资深旅游业人才,专门负责渠道维护工作。

  记者获悉,日前,上海一家私募基金公司从一家旅游公司挖来一位从业超过10年的旅游业人才,该人士带团走遍海内外,熟知国内外各地风俗以及饮食习惯,对于好吃、好玩的东西更是如数家珍。该人士进入上述私募公司后主要负责和银行等销售渠道搞好关系,简言之,就是陪吃、陪喝、陪玩,以求在产品发行的时候能获得渠道支持。

  事实上,由于各类机构不断涌入资产管理业务,理财产品发行速度也越来越快,而具备强大销售能力的渠道非常有限,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已经迫使不少私募公司开始在营销上不走寻常路。广东一家新成立的私募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近期准备花高价从一家快速消费品行业寻觅一位营销总监,专职负责该公司的市场拓展以及品牌建设等工作。“众所周知,最好的营销人才都集中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他们对市场具有天生的敏感性,如果能将他们的营销思路和理财产品的销售结合起来,必定会激起很多火花。”

  不过深圳一家第三方理财机构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均不好卖,虽然和市场环境有很大关系,但是归根到底还是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的,尤其是私募基金,不仅同一家私募公司发行的产品都是同一类型,即使不同公司之间的产品也普遍采取复制策略。但投资者对于创新产品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如博弘投资公司发行的定向增发类产品、单一行业基金以及公募基金发行的分级基金等都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因此,对于阳光私募来说,与其将大把金钱砸在营销人才的引进上,还不如回归正路,集中精力开发出能满足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和做好基金业绩上。

   第A001版:头 版(今日7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专 题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信息披露
   第A010版:理 论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投资家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公 司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第D037版:信息披露
   第D038版:信息披露
   第D039版:信息披露
   第D040版:信息披露
   第D041版:信息披露
   第D042版:信息披露
   第D043版:信息披露
   第D04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