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8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稳定物价仍是货币政策首要任务

2011-08-1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边绪宝

  我国的负利率已经持续了20多个月,一年期存款利率和同期CPI相比较有大约2个百分点的缺口。长期负利率不仅导致大量资金“脱媒”,而且还会诱发新的物价上涨。适度上调基准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其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明显小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同时,调控必须兼顾经济增长,这就要求调控政策尽量做到合理的松紧搭配。在货币政策持续紧缩的同时,应当辅之以相对宽松的财政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了2011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认为,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还很脆弱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然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并继续朝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在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中,居民收入和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进出口总体平稳较快增长。但是,经济运行中物价上涨较快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因此稳定通胀及其预期仍然是下一阶段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未来物价仍处较高水平

  受货币超发、成本推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止过。1月和2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均为4.9%,3月份为5.4%,4月份为5.3%,5月份为5.5%,6月份为6.4%,7月份为6.5%。前7个月我国CPI总体上涨了5.6个百分点。

  从环比因素来看,物价上涨的动力一直在强化。今年以来CPI环比基本上呈逐月上涨趋势,7月份CPI环比更是大幅度上涨0.5个百分点。CPI环比持续上涨表明,未来一个时期,受新涨价因素逐步加强的影响,我国的物价总水平仍将持续在高位运行。未来5个月,在翘尾因素减弱的情况下,新涨价因素将成为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

  受翘尾因素回落的影响,尽管本轮通胀在7月份可能见顶,但是未来通胀压力仍然很大。从最近两周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主要食用农产品,如肉类、禽蛋、食用油、粮食等都呈现出价格稳步上涨的发展态势。从非食品领域的价格走势来看, 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美债危机和美国经济疲软的冲击,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除黄金以外的大宗商品基本上呈现普跌格局;其中,纽约原油期货跌至8个月来新低。此外,国内货币紧缩效果逐步显现也使得非食品领域通胀压力逐步缓解。结合历年下半年CPI走势,笔者预计7月份的6.5%可能是全年CPI同比涨幅的最高点,但是未来几个月份的CPI同比上涨仍会在6%以上,物价总水平的回落幅度非常有限。

  通胀的货币基础正在弱化

  通胀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持续的物价上涨,不仅抬高了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居民的消费负担,严重影响了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而且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给经济运行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为了治理通胀,年初以来央行事实上一直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央行综合、交替使用数量和价格型工具以及宏观审慎政策工具,6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共计3个百分点,4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流动性管理。在多项调控措施的综合作用下,货币信贷增长逐渐向常态回归。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7.29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2和2.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7.06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5和11.3个百分点。

  在多次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所产生的累积紧缩效应的影响下,货币供应量上涨的动力在逐步减弱,M2同比增长已经连续4个月回落到16%以下,引致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正在逐步弱化。今后,货币供应量仍将是一个逐步回落的过程,预计今年年底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将回落至12%附近。

  在货币供应量已经逐步回落,通胀压力在今后的几个月明显缓解的情况下,央行的货币政策或将采取“定向宽松”方式,即对保障房建设、中小企业融资、三农等领域给予融资政策倾斜。但是在目前经济增长稳定,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尚不具备显著放松的条件。

  灵活运用价格型工具

  通胀是央行宏观调控政策关注的首要问题。央行报告指出,为了实现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今后要加强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观察和分析,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提高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央行还特别强调,应合理运用利率等价格调控手段,调节资金需求和投资储蓄行为,管理和引导通胀预期。

  相对于当前的利率水平和通胀发展趋势,我国的基准利率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我国的负利率已经持续了20多个月,一年期存款利率和同期CPI相比较有大约2个百分点的缺口。长期负利率不仅使居民储蓄受到严重损失,导致大量资金“脱媒”,而且还会诱发新的物价上涨。目前一般企业的贷款利率基本上都上浮了30%,部分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甚至上浮了70%。在这种情况下,适度上调基准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其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明显小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且,加息具有宣示作用,对于管理和引导通胀预期意义重大。因此,今后央行应该更加注重利率工具的作用,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应通过加息来稳定通胀预期。

  当然,宏观调控必须兼顾治理通胀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之间的平衡,这就要求调控政策尽量做到合理的松紧搭配。在货币政策持续紧缩的同时,应当辅之以相对宽松的财政政策,如扩大对保障房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快推进针对中小型企业的结构性减税与融资扶持等,以防止未来经济出现下降的风险。

  (作者单位:齐鲁证券)

   第A001版:头 版(今日10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基 金
   第A007版:信息披露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行 情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数 据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第D037版:信息披露
   第D038版:信息披露
   第D039版:信息披露
   第D040版:信息披露
   第D041版:信息披露
   第D042版:信息披露
   第D043版:信息披露
   第D044版:信息披露
   第D045版:信息披露
   第D046版:信息披露
   第D047版:信息披露
   第D048版:信息披露
   第D049版:信息披露
   第D050版:信息披露
   第D051版:信息披露
   第D052版:信息披露
   第D053版:信息披露
   第D054版:信息披露
   第D055版:信息披露
   第D056版:信息披露
   第D057版:信息披露
   第D058版:信息披露
   第D059版:信息披露
   第D060版:信息披露
   第D061版:信息披露
   第D062版:信息披露
   第D063版:信息披露
   第D064版:信息披露
   第D065版:信息披露
   第D066版:信息披露
   第D067版:信息披露
   第D068版:信息披露
   第D069版:信息披露
   第D070版:信息披露
   第D071版:信息披露
   第D072版:信息披露
   第D073版:信息披露
   第D074版:信息披露
   第D075版:信息披露
   第D076版:信息披露
   第D077版:信息披露
   第D078版:信息披露
   第D079版:信息披露
   第D08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