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1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平安信托总经理助理韩晓:TitlePh

信托财富管理需“产品为王”

2011-09-0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郭吉桐

  见习记者 郭吉桐

  财富管理市场中讲究“渠道为王”。而在日前由证券时报主办的“财富管理论坛暨第四届中国优秀信托公司颁奖典礼”上,平安信托总经理助理韩晓表示,在信托行业,重心应是“产品为王”,而非“渠道为王”,若没有好的产品,渠道的用处不会很大。

  韩晓认为,信托公司一定要走一条私人财富管理的道路,为高端客户提供最佳的理财服务产品。此外,信托公司还可开放地引进市场上的好产品,而不仅仅是提供自己的产品。这样,高端客户便可通过信托这个平台实现其财务目标。

  而目前,财富管理行业人才比较欠缺。韩晓指出,平安信托目前的人才培养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从集团内部直接引进,对其进行半年到一年的信托专业知识培训,之后投放至市场;二是从优秀应届毕业生中招聘,之后进行两个多月的封闭培训,再到基层一线进行业务学习;三是从外部招聘。韩晓表示,前两种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常见,第三种模式占比较少,因为目前整个市场的人才供不应求。“至于哪种模式较为成功,目前还没有定论。”他说。

  银信双方在合作的同时,也在财富管理业务和高端客户的拓展中面临竞争。该如何处理好这种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韩晓认为,银行和信托双方有着不同的优势,一方面,银行有广大的网点,有品牌效应,渠道优势较为明显;另一方面,信托公司的产品开发能力,尤其是跨市场的产品开发能力,比银行强。比如,平安信托的产品可与资本市场以及非资本市场对接,同时还有跑赢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产品、FOF(基金中的基金)产品等。因此,把银行和信托双方的优势有机整合是最好的。

  据韩晓介绍,平安信托产品销售不仅通过银行,还通过自身的渠道,譬如平安集团的交叉销售渠道。“渠道自身建设是一个很重大的话题,做起来很辛苦,但很有价值。”他说,“产品和渠道是两个轮子,要一起转起来才行,同时还要与信托公司的运营结合起来,三者需要平衡。”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信息披露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专 题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环 球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产 经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数 据
   第C007版:数 据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行 情
   第C011版:行 情
   第C012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