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免征“加名税”只是半个好消息

2011-09-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王石川

  8月3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房屋土地权属由夫妻一方所有变更为夫妻双方共有契税政策的通知》: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房屋、土地权属原归夫妻一方所有,变更为夫妻双方共有的,免征契税。

  “加名税”征不征收的靴子终于落地,公众久悬的焦虑,可望找到一个稍微释然的出口。此前,征收加名税的消息,引得舆论大哗,甚至人心惶恐,反对声持续高亢,如今,加名税终于不再征收,无论什么原因,都值得欣慰。但我们在欣慰之余,尚需厘清一些问题。

  其一,此前一些地方已经征收的加名税,是否退还?日前新华社报道,武汉市对房产证加名的征税方式和办理手续是按“赠予行为”对待,如今,免征加名税了,这钱退不退?

  其二,免征加名税,为何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消息?乍看起来,两部门是负责财税的政府部门,免征消息由其发出,再正常不过,实际上恰是这一细节,凸显出了我国税收行政化的现象。据报道,我国目前有19个税种,只有2个税种是经过全国人大审议批准的。而根据税收法定原则——《立法法》明确规定,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须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至于税种的增设、变更以及征税改革等等,同样不例外。但现实情况是,像加名税征收不征收,却由财政部或国家税务总局说了算,甚至一些地方的税务部门就能定夺,让人备感悲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税收行政化,征不征税、怎么征税,由行政部门说了算,全国人大和公众俨然被撇在了一边。

  其三,能否以免征加名税为契机,掀起一场减税的热潮?免征加名税了,国人的税负依然高,就像提高个税免征起征点了,不代表国人的税负大为减轻。近日,据美国《福布斯》杂志推出的榜单显示,中国内地的“税负痛苦指数”居全球第二。当前,我国最需要减的是间接税。

  免征“加名税”,只是半个好消息。如果不改变税收行政化,回归、坚持设税民主、税收法定,今天可以免征“加名税”,明天行政部门就有可能征收“减名税”。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说得好,任何税收政策的出台都需要对合法性、合理性二者进行兼顾平衡,在满足合法性的基础上,用合理性说服社会公众,以理服人。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专 版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创业·资本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专 题
   第A009版:环 球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