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三大因素影响新棉价格走向

2011-09-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尹振茂

  “临时收储、成本和通胀三大因素对新棉价格的走向和走势影响最大。”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昨日在其发布的相关报告中如是指出。

  该报告称,托市收购将对市场产生支撑效应。3月出台的临时收储价为1.98万元/吨,扣除1000元/吨加工和运输费用为1.88万元/吨,328级籽棉价格在8.96元/千克,是一个托底的收购价。在临时收储价的支撑下,新棉价格呈止跌趋稳走向。

  同时,在成本和通胀的推动下,新棉价格波动上行和回升的可能性加大。据监测,上半年物质与服务费用上涨52.1元/亩,测算皮棉成本上涨612.9元/吨才能消化,同时预计全年人工费用上涨150元/亩,测算皮棉成本需上涨1764.7元/吨,物质和人工费用合计推动成本上涨2377.6元/吨,即在临时收储价1.88万元/吨的基础上增加12.6%(2377.6元/吨)才能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这与1月预测新棉合理预期价格将在2.1万~2.2万元/吨之间比较吻合。如果加上土地租金等的上涨因素,预计新棉合理价格在2.4万~2.6万元/吨。(尹振茂)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专 版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创业·资本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专 题
   第A009版:环 球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