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台湾高铁运营56个月后首次获利

2011-09-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据新华社电

  一度因严重负债而几乎无法支撑的台湾高铁在经过56个月的通车运营后,终于迎来首次获利。根据台湾高铁最新公布的财报,今年上半年净利近19.8亿元新台币。

  台湾高铁是连接台北市与高雄市的高速铁路系统,全长300多公里,是岛内最大规模采取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的公共工程,由民营的台湾高铁公司负责兴建、营运。台湾高铁列车的最高运营速度设定为每小时300公里,台北至高雄行车时间约1.5个小时。

  台湾高铁年报指出,今年上半年台湾高铁旅运人数为2002.8万人次,比去年上半年增加约188万人次,增长10.39%。因旅客量增加,今年上半年营收约157.9亿元新台币,比去年上半年增加约28亿元新台币,净利达近20亿元新台币。

  台湾高铁自1998年启动兴建计划起就命运多舛,建设期间纷扰不断,导致开通时间推迟1年多。2007年1月5日通车后,台湾高铁每日开出班次为双向38班,并以其快捷、方便的特点迅速占领岛内部分客运市场。但是,财务亏损一直是其挥之不去的阴影。2007年至2010年,台湾高铁亏损分别达294亿元、250亿元、47.9亿元、14亿元新台币。

  台湾高铁的载客量也一直与原先预计的有较大差距,至去年8月4日才迎来第1亿人次旅客,与原预计时间晚了约2年。即便今年上半年日均突破11万人次,也不到原预计载客量的六成。

  由于公司的五大民间股东不愿意增加投资,台湾高铁公司一度无法支撑。2009年9月,公司董事会改选,台湾高铁进入官方主导时代。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台湾高铁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运量不足、利息过重,以及庞大的折旧摊提费用。由于公司建设之初举债过高,占总建设费用的93%,导致目前每年仅利息支出就达上百亿。

  台湾高铁公司副总经理贾先德表示,高铁目前仍面临不少挑战与困难,其中折旧仍是最大问题,“折旧问题没解决,谈资产价值如同缘木求鱼”。

  据介绍,因台湾高铁折旧采用合约年限方式计算,与一般折旧采用设备的设计及使用年限计算标准不同,高铁有些设备可使用50年到60年,却必须在35年合约年限内折旧完毕,导致账面亏损严重。台湾高铁正与主管部门沟通折旧方式问题。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专 版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创业·资本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专 题
   第A009版:环 球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