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投资咨询成两岸期货业合作新契机

国联期货与台湾大华期货签订合作意向书

2011-09-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证券时报记者 沈宁

  一个市场广阔,一个经验丰富,借助投资咨询的暖风,两岸期货业如今越走越近。

  日前,国联期货与台湾大华期货正式签订合作意向书,双方计划在人员培训、投资咨询业务、市场信息交流等方面进行实质合作与交流。在未来两岸监管政策许可的前提下,还会考虑进行相互参股形式的合作。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期货行业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人才和技术上的瓶颈已经越来越突出。股指期货的上市及最近投资咨询新业务的推出,对期货公司的软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国内期货公司寻求海外合作的重要动因。

  “投资咨询业务肯定是现阶段合作的主要领域,我们希望借助台湾大华在投资顾问方面的经验,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构建咨询业务平台。”国联期货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合作关系确立后,国联会外派员工前往大华学习经验,而双方在内地也会定期交流。

  据记者此前了解,尽管国内首批期货投资咨询牌照已经下发,但多数期企仍在摸索业务模式。某上海期货公司负责人表示,在投资咨询业务中,客户需求多样化对于人员能力要求更高,关键看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否跟上。目前,整个期货行业这方面的高端人才都紧缺。

  相比内地,2002年就推出咨询业务的台湾在这方面显然更具经验。台湾大华期货总经理任俊行称,两岸在期货市场的发展方向不同,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台湾金融期货发展能够为大陆提供经验。在投资咨询方面,可以帮助内地期货公司进行人员培训和组织架构建设。

  据介绍,台湾大华期货隶属台湾开发金融控股公司,公司在投资咨询和账户管理业务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现阶段内地期货业务仍处在快速发展的初期,商品期货规模已经超过美国,而金融期货市场刚刚开始,按历史经验分析,金融期货市场规模肯定会超过商品。未来期权和利率类产品、CTA、自营等创新业务推出后,内地期货市场将迎来真正高峰期。” 任俊行对内地期货市场发展前景很有信心,他认为10年内内地市场将整体超过美国。

  当然,除了期货公司之间的合作,双方控股股东更看重未来金融集团之间的合作。

  作为国内大型金融控股集团,截至2010年底,国联集团总资产446.8亿元,拥有全资控股企业69家,拥有包括银行、证券、投行、信托、期货等系列金融牌照。国联集团副总裁华伟荣表示,2009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署后,进一步促进了两岸各金融机构就双方金融市场的相同性以及差异性的探讨,为彼此未来合作打下基础。双方两大集团通过期货合作作为契机,将促进双方其他金融子公司之间的了解,为未来金控层面合作埋下伏笔。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专 版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创业·资本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专 题
   第A009版:环 球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