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3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闲话理财TitlePh

精准摆脱“地雷”基金堪称“神算子”

2011-09-03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陈 楚

  证券时报记者 陈楚

  本周A股二级市场最受人关注的股票,恐怕非中恒集团莫属。受利空消息影响,该股复牌后连续两个跌停,让那些二季度末进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的基金成为媒体和持有人关注的重点对象。

  为了撇清负面舆论的影响,有基金公司居然冒涉嫌违规信息披露之险,在自家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称旗下参与中恒集团、华兰生物投资的基金,早已在这些上市公司股价大跌之前就已出货了。

  细读这则公告还可以发现,这家基金公司旗下一只基金于6月30日买入中恒集团18万股,但早已于7月8日“全部获利抛出”,未有其他基金参与。另外,该基金公司旗下另外一只基金曾买入华兰生物,但也早已在大跌前“全部卖出”。

  这也就是说,上述基金公司旗下一只基金持有中恒集团短短7个交易日,便迅速获利出局。如此“精、准、狠”的风格,着实让那些游资高手们汗颜。

  一向标榜价值投资,并且“苦口婆心”劝说持有人不要随便赎回基金,要长期投资的基金,对于自己的这番行为,不知作何感想?到底是言行不一,还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呢?

  让人不得不佩服的是,无论是中恒集团,还是华兰生物,在负面消息出来和股价大跌之前,这家基金公司旗下重仓持有的基金均提前开溜。这种事先无法预料到的股市“黑天鹅”事件,基金公司为何如此精准地就提前知道了?实在是让我等投资功底很差的老百姓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说通过上市公司实地调研和深刻研究可以提前预判这种负面消息的话,一方面我们不得不佩服这家基金公司的研究实力:不仅可以挖掘出牛股,连上市公司的“黑天鹅”事件也能研究得出来,这不是“股神”又是什么?但另一方面,我们又疑窦丛生:为何其他基金公司没提前预料到,唯独这家基金公司预料到了,从而精准地提前卖出?莫非这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都有两个头脑?或者都是智力超群之人?

  如果上述几个方面的推测都不能成立的话,公众就不得不往那些极为敏感的词汇上去猜测:莫非存在内幕交易的嫌疑?比如基金公司利用自己信息和资金的优势,先行买入,然后在利空出台前又提前溜走。如此一来,基金公司倒是摆脱了这些投资中的“地雷”,那些跟随买入的中小投资者,恐怕好多个月的工资和辛苦钱又打水漂了。

  作为证券市场资金量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基金不仅肩负着为持有人带来稳定持续回报的重任,还应该担负起维护证券市场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的表率。

  如果基金继续以这种心口不一的形象示人,无疑会遭到持有人用脚投票。到时候,基金千万别用持有人不懂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来发怨气。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公 司
   第A004版:热 线
   第A005版:百姓头条
   第A006版:调 查
   第A007版:博客江湖
   第A008版:财 技
   第A009版:悦 读
   第A010版:股 吧
   第A011版:故 事
   第A012版:行 情
   第A013版:行 情
   第A014版:行 情
   第A015版:行 情
   第A016版:行 情
   第A017版:数 据
   第A018版:信息披露
   第A019版:信息披露
   第A020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