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3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财富故事TitlePh

文盲母亲带出来的股票投资高手

2011-09-03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陈 楚
  郑晓浪 (付建利/摄)

  编者按:炒股启蒙老师是没有读过书的文盲母亲,投资之路上几起几伏,刚刚成为百万富翁,还没体会到有钱人的感觉,又因为投资失误重新走上打工的道路,这就是郑晓浪36岁的人生旅途中遭遇到的不寻常经历。

  展望后市,郑晓浪更喜欢“新”的东西,比如新材料、新科技、新环保等领域的上市公司。此外,具有高成长性的、与互联网产业化相关的上市公司,也成为郑晓浪重点关注的对象。

  证券时报记者 陈楚

  郑晓浪很低调,婉拒了记者多次采访要求,最终执拗不过,才在深圳福田区一间咖啡厅坐下来。面对记者,郑晓浪的语气中透露出的是淡定,以及对自己投资经历中的反思与总结。

  母亲是炒股启蒙老师

  作为北宋大改革家王安石的老乡,郑晓浪很为自己出生在文脉甚厚的江西临川而自豪。大学学的应用数学和财务会计,也培养了郑晓浪良好的逻辑思维和财务分析能力,为他日后从事证券投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是被‘逼’上炒股这条路的!”郑晓浪笑言。读初中的时候,不识几个字的母亲就在炒股。尽管郑晓浪是家中独子,父母尽力给他提供好的成长环境,但家里条件并不宽裕,郑晓浪超级喜爱足球,球鞋的“换手率”很高,价格不菲的球鞋对郑晓浪的母亲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你认识字,要不你每周帮我找只股票,我买两千股,股票涨两毛钱就够你买很好的球鞋了。”母亲一句不经意间的玩笑话,让年幼的郑晓浪陡然间对“找一只每周能涨两毛钱的股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动力。自此以后,郑晓浪就开始了学习和研究股票。他买来报纸,学着根据股票每天的走势在纸上画K线图。几年下来,郑晓浪慢慢对股票市场的技术指标有了一些初步认识。

  若干年后,郑晓浪认真阅读了《股票作手回忆录》。书中的主角杰西·利弗莫尔15岁的时候,开始做股票交易时的报价员。正是这段经历,锻炼了利弗莫尔极强的盘面感觉。现在回想起来,郑晓浪觉得自己当初画K线图的几年,确实也和利弗莫尔的经历比较相似。

  1993年,高中毕业,机缘巧合,他认识了一位中国最早期的期货学习和研究者,也开始做起了期货经纪人。这段时期,他对期货以及其他一些金融衍生品又有了初步了解。可惜的是,郑晓浪所在的这家期货公司没多久就倒闭了,郑晓浪随后进入江西一所大学学习。

  1996年大学毕业后,郑晓浪只身一人来到深圳。为了糊口,起初他不得不进入一家酒店做装裱师。干了几年,内心投资理想始终无法熄灭的郑晓浪开始寻找其他机会。在一次找工作时,他认识了一位上市公司的老总。闲聊中,这位老总无意中透露,这家上市公司业绩还将爆发式增长。彼时,该公司的股价在5元附近。郑晓浪立即给远在老家的母亲打电话,推荐这只股票。果不其然,郑晓浪的母亲买入后股价就开始往上涨。可惜的是,母亲在6块多就获利了结。这只股票后来股价还翻了好几倍,郑晓浪从母亲的这次教训中悟出一个道理:好股票一定要拿得住!

  郑晓浪随后如愿以偿进入一家券商做股票经纪人。由于虚心好学,加上“嘴巴甜”,他经常跑到营业部的大户室,向各种各样的大户请教股票投资的理念和技巧,如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市场情绪、资金面研判等。郑晓浪像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汲取各类高手的精华。

  成功挖掘B股和股改机会

  多年的看盘和股票研究经验,让郑晓浪迎来了收获的季节。2000年时,郑晓浪敏锐地发觉部分B股交易量慢慢放大,股价也出现了异动。“那个时候我觉得A股已经找不到便宜的投资标的了,5块钱以下的股票已经很少了,而几毛钱的B股遍地都是。”随着内地居民投资B股开闸,郑晓浪意识到:赚钱的机会来了!

  果然如郑晓浪所预料的那样,B股最疯狂的时候出现了集体连续三天涨停,深圳很多银行都出现了挤兑现象,投资者争着去银行排队转账,去证券公司排队开户,一个月内很多B股股价都翻了好几番。郑晓浪的个人账户半年时间之内增长了几十倍,他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2005年,当上证综指跌至1300点附近时,根据多年的股票投资经验,郑晓浪意识到几年的熊市之后,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来临了。他当时的理由是:中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稳定增长,进出口贸易更是以10%的速度在增长,周围认识的很多从事贸易的人都发财了。尤其是股权分置改革这一最大的制度红利推出,意味着A股市场全流通时代的到来。郑晓浪当时甚至开玩笑地跟认识的朋友说:“现在除了老婆和古董不能卖以外,其他的都可以卖掉去买股票!”

  哪只股票搞股改,就买哪只股票。这是郑晓浪抓住股改带来的投资机会的基本思路。他的策略是,买入有股改预期的股票,然后持有一两个月,完完全全吃透股改带来的行情,收益率一般在30%至40%。如此反复下来,复利效应就十分可观。

  此外,郑晓浪在上一轮牛市中还相当重视挖掘具有交叉持股概念的个股,比如某家服装类的上市公司持有相当一部分金融股股权,在牛市中这种隐形含权的股票就往往迎来一波大行情。

  “上市公司高管不是我们的亲戚,不会什么都跟我讲实话,这就要求投资人必须勤于学习,学会辨别证券市场各种信息的真伪。”除了基本面的持续研究外,为了锻炼自己敏锐的盘面感觉,郑晓浪还一直坚持研究和投资港股、期货等多种金融衍生产品。一方面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力争做到触类旁通,对A股市场的各种异动更为敏感,能够提前捕捉到投资机会。

  “最大的失误在于看人不准”

  任何一个股票投资高手,除了成功的喜悦之外,更多的可能还是失误带来的苦涩以及从中吸取的教训。郑晓浪也不例外。2000年、2001年的时候,美国网络科技股泡沫破灭,国内创业板推出的传言一波甚过一波。郑晓浪认为,如果创业板推出的话,股权投资应该是最有机会的。但谁都知道,企业上市前的股权投资,风险最大的就是企业日后无法上市,投资人无法通过二级市场兑现利润。

  满怀创富梦想的郑晓浪接下来投资了上海、海南、陕西的几家公司。尤其是陕西的那家企业,注册地在深圳,郑晓浪在考察这家企业时,公司负责人谈到企业未来发展前景时说得天花乱坠。当时的郑晓浪也听得激情澎湃,以至于没经过太多考虑就投了一大笔资金进去。

  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创业板没有推出来,郑晓浪投资的一些企业经营每况愈下,大笔的投资有去无回,犹如打了水漂,郑晓浪重新走上了打工的道路。他打趣地说:“刚刚通过炒股发了点小财,结果钱还没在口袋里捂热,我还没享受到有钱人的感觉,一切又回到了从前。”

  “最大的教训在于看人不准,管理企业的是人,如果看人都不准,投资的企业当然不会有好的回报。”回想起当初的投资失败,郑晓浪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这也给了他一个血的教训:无论是投资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看人一定要准,包括企业管理团队的管理运营能力、职业道德、甚至是信仰。

  总结这么多年的投资经验,郑晓浪在考察一家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时,最重视企业的现金流以及二级市场上的股票现金流。以企业现金流而论,现金流不缺,至少证明这家企业盈利能力还不错。此外,企业经营的项目专业化程度要强,门槛要高,最好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以股票市场的现金流而论,必须要有资金进去,股票受到主力资金的关注,股价才有可能上涨。

  “‘贪婪’真的是很恐怖的,任何人在赌一只股票上涨的时候,都没有考虑到可能承受的风险,而是我这一次能赚多少。”郑晓浪对于股票投资中的风险超级敏感。他认为,在股市趋势向好的时候,投资者可以推进人性中固有的贪欲,使得收益最大化,但是一定要设置好止盈点,即使错过了后面更大一波的上涨行情,也不要后悔。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公 司
   第A004版:热 线
   第A005版:百姓头条
   第A006版:调 查
   第A007版:博客江湖
   第A008版:财 技
   第A009版:悦 读
   第A010版:股 吧
   第A011版:故 事
   第A012版:行 情
   第A013版:行 情
   第A014版:行 情
   第A015版:行 情
   第A016版:行 情
   第A017版:数 据
   第A018版:信息披露
   第A019版:信息披露
   第A020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