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7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聚集人才优势 打造“知识广发”

——基业长青·聚焦广发证券成立20周年历史镜头之三

2011-09-0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2000年,广发证券首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挂牌成立,成为中国证券业首批博士工作站,先后培养了40名博士后。 资料图

  “我觉得广发证券是我个人的前途走向光明的重要载体,也是在资本市场、期货市场以及其他金融市场能够实现自我抱负的重要平台。”这一番话来自广发期货总经理肖成。

  肖成是广发证券的第一批博士。作为广发证券“博士军团”的一员,他具有典型代表性,从普通的员工到子公司的负责人,肖成已经在广发证券工作了16年,之所以对广发证券存有深厚的感情,这与广发企业文化所崇尚的“知识图强”的核心理念密切相关。

  传承“博士军团”人才优势

  广发证券在创始人陈云贤博士的带领下,在创业初期吸引一批国内知名大学的博士、硕士,更有海外归国人员加入。这样高学历的人才队伍,在当时券商中非常罕见,因此,1996年5月27日,南方日报头版刊登了《资本市场上的“博士军团”》报道,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广发证券从此获得中国证券业“博士军团”的美誉。

  1999年,陈云贤博士提出“知识图强、求实奉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强调广发证券企业文化中的使命感、事业心、专业追求。这一理念吸引了一批批实干家和知识分子投身广发。

  多年来,广发证券一直保持着这种人才的优势。2000年,广发证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挂牌成立,成为中国证券业首批博士后工作站,先后培养了40名博士后。在证券行业第一次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中,广发证券通过率行业最高;在2004年证券业第一次保荐人考试中,广发证券33位投行人员通过了首批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通过人数全国第一。

  早在2007年,广发证券就意识到高端的复合型金融人才是券商业务创新的关键;4年间,广发证券共选送120名业务骨干到加拿大参与财富管理培训。截至今年8月,广发证券86位参加海外培训的学员成功通过答辩,被加拿大证券业学会(CSI)授予注册专业财富管理师资格,为经纪业务的转型抢先进行高端人才储备。

  为打造自身人才品牌,广发证券成功推出了“星起点”财富管理师计划和“百日成才”市场营销精英计划。截至今年8月22日,广发证券注册投资顾问人数已达930人,投顾人数位居行业第一。广发证券相关负责人指出,证券行业不仅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而且是知识密集型行业,面对国内证券市场的激烈竞争,必须不断提升人力资源价值。广发证券把培训作为常规的人力资源开发手段,持续提升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把人力资本增值视为与财务资本增值同样重要。

  制定年度人才培训计划

  证券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以往证券经纪人仅需要服务于客户的股票投资需求,但如今,证券经纪人则需要服务于客户的基金投资、债券投资以及其他资产配置需求。

  “未来的趋势是证券从业人员需要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理财服务,这就对目前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那么,该如何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建立一个丰富的、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体系,并须将人才培养工作长期化。”广发证券相关负责人认为。

  为了将员工培训作为一种长期的计划推行下去,广发证券每年均花费大量精力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据悉,在每次制定年度计划之前,广发证券均会进行培训需求分析。“训需求分析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规划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作为培训活动的起点,明确的培训需求是培训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广发证券负责人认为。

  据了解,目前广发证券年度培训需求分析主要有六个需求信息来源,分别是公司发展战略和年度工作报告、全体员工网上问卷调查、公司高层与部门访谈、培训现场调查问卷、绩效评估结果和外部培训机构信息。

  以全体员工网上问卷调查为例,据广发证券相关业务人员介绍,这种方法主要通过网上学习管理系统进行员工个体层面的培训需求信息调查,调查选项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核心能力以及管理能力。每个员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选择结果将直接反馈到系统平台。人力资源管理部可以直接获取公司员工在这四个方面各个类别的选择频度数据,并最终汇总成为员工个体层面的整体培训需求。

  再以绩效评估结果调查分析为例,据介绍,该方法主要通过对员工试用试岗期满及合同期满考核数据进行取样分析,找出员工在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七项核心能力方面的不足;并对管理级员工考核数据进行重点分析,根据年度管理级员工民主评议结果,对管理级员工在合规履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组织管理与团队建设等评价指标方面找出相对不足之处,进而确定培训需求。

  此外,广发证券还参照了业内其他公司的培训方法。据介绍,广发证券会通过参照同行业或者相关行业上一年度培训课程以及培训频度的数据、新开发培训课程以及相关培训课程的具体效果、成本预算等,对比目前广发证券培训课程以及体系,弥补与同行业标杆企业或者某核心业务领域领先者在某些培训领域上的欠缺。

  在详尽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后,广发证券人力资源管理部将结合实际情况,于每年年初制订《年度培训计划》,作为实施全年培训工作的指导。

  建设多种人才培养渠道

  根据相关规定,证券从业人员除需具备证券从业资格以外,还需在年检期间完成30个后续职业培训学时,且每年不少于15学时,其中必修学时不少于10学时,选修学时不少于5学时。

  广发证券通过大力建设多种培训渠道,令员工全年的培训学时远超过上述规定。

  据了解,广发证券的常规培训项目包括新员工培训、经纪业务经营管理后备人才培训、境外培训、内部培训师的培训、人力资源专员培训等。其他视业务和管理发展需要相应组织的重点培训项目包括营销技巧培训、营业部负责人培训、财富管理培训、合规与风险管理培训等。

  以经纪业务经营管理后备人才培训班为例,该培训班自1998年至2010年已经成功举办了11期,参与培训的员工共计286人,其中有117人目前在经纪业务系统担任管理岗位。

  广发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能使经纪业务系统拥有充足的后备干部人选,人力资源管理部面向有培养潜力的员工设计了“经纪业务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通过管理级员工队伍建设和培养,提升了员工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保持了骨干队伍的稳定性。

  该负责人称,“在培训班学员选择上,我们进行了较为严格的控制,以保证培训班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让真正有潜力的员工接受此项培训,并对学员的基本素质提出一定的要求。此项培训的主要目标是让学员熟悉二级市场运作,掌握经纪业务相关的产品、流程和客户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个人管理技能和团队建设能力,并掌握营业部总经理在人力资源、财务、营销、风险管理等方面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由于培训到晋升之间会有一个时间上的周期,从该项培训前7期的情况来看,学员晋升比率为62.9%。从这个数据来看,该项培训的有效性较高,是广发证券进行人才储备和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渠道。”广发证券相关负责人指出。

  再以新员工培训为例,据了解,广发证券新员工培训主要分为自学、在线培训、封闭式集中培训、户外拓展和在岗培训五部分。

  “此项培训的目的是使新员工加深对证券行业、公司组织架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和业务发展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帮助新员工更快地融入公司文化,并在各自岗位上获得更好的发展。”该负责表示。

  据了解,广发证券各分支机构组织的新员工培训内容,包括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服务、市场营销、合规风控、新业务培训等,投资银行业务系统的保荐人培训、财务知识与法律法规培训等,此外还有投资业务领域培训、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等,新员工可以有选择性地参加这些培训。

  此外,广发证券也非常重视内训师培训。据了解,广发证券自2004年至2010年,共举办了11期内部培训师的培训班,共培养了约327名内部培训师,同时制作了23门实战营销培训课程,建立了各分支机构的营销培训工作管理规范,基本形成了营销人员的初级、中级和高级课程体系框架。

  广发证券还开展了大量的员工境外培训和网上培训。广发证券近4年来有记录的现场培训、派外培训及境外培训人数一共在1200人次左右,培训覆盖率约32%;共有97%的员工参加了网上学习管理系统(LMS)。

  广发证券相关负责人认为,通过网上学习管理系统,人均培训成本大幅降低,有利于员工养成主动学习、按需学习的习惯,总部也可以掌握和查询每一个员工参加培训的情况。

  “广发证券未来将继续发挥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优势,建立一流的人才队伍,为今后的战略发展储备丰富的人才基础,并把广发证券建设成中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广发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0年年底,广发证券荣获中国人才研究会金融人才专业委员会颁发的“金融人才发展基金团体奖”。在今年6月的第九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榜中,广发证券入选“境内外最佳投行/证券业雇主”TOP10榜单。有赖于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企业文化,广发证券20年来一直位列国内券商前列。(杨冬)(CIS)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基 金
   第A009版:信息披露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