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8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下调准备金率临界点似未到来

2011-09-08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朱凯

  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

  昨日,市场盛传央行有可能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刺激股市大幅反弹。实际上,作为重大政策转向,央行不可能轻易作出下调决定,尤其是在目前的“两难”态势下。而且,如果在时机尚未成熟时下调,一旦形势逆转,政策将失去退路。

  此外,即使上述传言的确“靠谱”,仅从央行货币政策出台的决策过程来看,其讨论、审核、复查、批复、执行等诸多环节,也绝不是一夜之间便可成行的。8月底央行才宣布将准备金缴纳基数扩展至保证金存款,不到半个月即下调存准率,可能性不大。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说,下调准备金率的临界点也尚未到来。

  第一,8月26日央行出台“拓展准备金缴纳基数至保证金存款”的新政,意在传递稳健政策预期,既非从紧亦非超调,仅是对法定准备金率管理方式的有益补充。而从此轮紧缩周期的连续12次上调突然逆转至下调,将意味着政策的重大转向,也会对市场预期产生强烈暗示——流动性已严重紧缺,经济态势已不容乐观,政策不得不放松。可以认为,下调政策一旦出台,将覆水难收。

  第二,宏观政策转向宽松,将取决于外部局势大变动及国内系统性风险的冲击。目前形势总体可控,下调准备金率的临界点因此尚未到来。

  国内的系统性风险方面,我国目前并未出现诸如流动性面临干涸、经济结构分化加剧、民间金融出现恶性事件等情况。金元证券固定收益部陈锋认为,虽然部分民企与充分竞争领域当前形势不太乐观,但垄断性国企及银行等机构状况依旧较好,系统性风险并未出现。

  第三,准备金率调整与资金面动向灵敏相关,但目前的资金价格仍体现为中性偏松,下调准备金率的货币环境暂时并不具备。

  本周二重启690亿元正回购后,昨日的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不涨反跌,覆盖9月15日缴款日的14天品种竟然大跌45个基点至4.3565%,7天品种也下跌了14个基点。

  第四,除下调准备金率外,央行仍有足够的窗口指导方式可以采用,而“杀手锏”的逆回购手段,也可以在关键时候启用。

  近日,关于部分中小银行差别准备金率将不再延续的消息,已得到一些金融机构高管的确认。业内认为,这正是央行扩展准备金缴款基数后,在扶助某些弱势金融机构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所作出的有效应对。

  同时,央行也在公开市场连续净投放流动性,并重启超短期限正回购操作,以平衡资金分布结构,缓解未来可能出现的阶段性冲击。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信息披露
   第A006版:基 金
   第A007版:信息披露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信息披露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机 构
   第A012版:机 构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数 据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