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8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我曜理财TitlePh

可转债大跌殃及一批银行理财产品

2011-09-08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唐曜华

  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

  截至9月6日,4月18日以来转债全价指数已下跌17%,一批银行理财产品受到殃及。譬如,工行一款可转债理财产品4月18日以来净值已缩水7.1%。

  资金面紧张对可转债市的冲击同样猛烈。Wind资讯数据显示,4月18日~9月6日期间仅有1只可转债上涨,其余均下跌,跌幅在1.89%~24.61%之间。而股市表现欠佳则令可转债的套利空间基本消失,这令可转债吸引力进一步下降。

  工行上述产品名称为“稳健增值”可转债理财产品,去年9月20日成立。该产品2011年半年度投资报告显示,其持仓量最大的3只可转债为中行转债、唐钢转债、新钢转债。这3只可转债表现并不乐观,尤其6月30日以来已分别下跌了11.3%、3.4%、11.91%。此外,该产品持仓量前十之一的歌华转债6月30日以来则大跌19%。

  即使已经步入转股期的可转债,目前转股亦缺乏套利空间。据Wind资讯数据,截至昨日,可转债转换贴水率均为负值,唐钢转债甚至达-152.98%。以昨天的数据计算,唐钢转债的正股价格达到每股10.02元时转股才划算,但唐钢转债的正股河北钢铁昨日收盘价仅为3.96元。

  在可转债持续下跌后,一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亦抓住时机增持可转债。中信银行稳健理财计划2号2008年底成立以来,投资可转债的比例通常仅有1%左右,但今年7月份突然投入12.876亿申购可转债,配置比例增至67.26%。其7月份选择投资的可转债为当月发行的3只产品,分别是中海转债、深机转债、巨轮转2。不过截至昨日,除了巨轮转2的价格在面值之上外,中海转债、深机转债的价格分别跌至91.6元、94.43元,均已跌破面值。

  不过随着近期可转债市价连番下跌后,一些可转债投资价值显现。Wind资讯数据显示,昨日石化转债、川投转债等可转债的纯债到期收益率均达到4%以上。昨日若购买并持有到期可获得相当于4%以上的年化收益率,若期间正股价格上涨,还可选择转股赚正股股价上涨的收益。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信息披露
   第A006版:基 金
   第A007版:信息披露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信息披露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机 构
   第A012版:机 构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数 据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