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8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挖掘全业务链资源 广发证券发力买方业务

2011-09-08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杨冬
资料图

  证券时报记者 杨冬

  面对金融服务未来综合化的趋势,中国的证券公司该如何选择自身的战略?

  一些券商认为,与商业银行、大型保险公司相比,中国的证券公司的资产规模普遍较小,且经营网点、产品体系、人力资源相对不足,不可能与之抗衡。也有一些券商表示,现有的投顾服务、理财服务还不足以抑制证券交易佣金率的下滑,只有期望未来A股市场持续向好,最好是2007年的大牛市行情再现。

  但也有一些券商在目前纷杂的市场格局下悄然铺开了一条通向未来的道路,亦即打造券商系金融控股集团,同时进行全业务链条的整合,最终为券商买方业务的做强做大提供资源支持。

  这一清晰战略的制定者即是广发证券。广发证券总裁林治海表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广度和深度的持续拓展,新的金融工具将不断推出,尤其是在未来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之后,将为证券公司买方业务创造有利的条件。

  事实上,一批金融创新业务的推出已被业界寄予了厚望,比如股票约定式回购交易、现金管理业务、新型营业网店的开设以及人民币股权投资(PE)基金试点范围扩大等。

  在这些重大的发展机遇面前,林治海表示,广发证券已做了充足准备,为有效执行上述战略,该公司未来将在区域突破、创新引领、集团化协调、综合化经营和国际化突破五个方面付诸努力。

  分析人士指出,综合化经营与集团化协调能够帮助广发证券构建和打通完整的全业务链条,区域突破和国际化突破则是全业务链条的进一步延伸;而通过创新引领,则能够充分挖掘全业务链条上的各种资源,最终为直投、自营、资管、融资融券以及其他资金运用等买方业务形成有效的支撑。

  创新引领未来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总资产已超100万亿元,中国保险业总资产接近6万亿元,这两大金融行业的资产规模近年来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相比之下,中国证券业的总资产目前却仅维持在2万多亿元。是什么原因阻滞了证券业快速前进的步伐?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资本市场可供运用的工具仍旧较少,每当证券市场低迷之时,券商“靠天吃饭”的弊端就会一览无余;而在银行理财产品、房地产信托产品以及创投PE产品的围攻之下,券商客户也会被分流。

  显而易见,券商金融工具的创新已迫在眉睫。值得庆幸的是,在目前“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的监管政策导向下,证券业金融创新渐趋活跃,一方面券商的自主创新正在被鼓励,另一方面一些重大业务创新及工具创新正在酝酿推出。

  以股票约定式回购交易为例。据悉,该业务是指符合条件的投资者以约定价格向证券公司卖出特定股票,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另一约定价格从证券公司购回的交易行为;该业务的产品可分为28天期、91天期、182天期和365天期等不同期限,投资者交易的金额应不低于100万元,或者交易股票数量不低于10万股。

  分析人士认为,通过开展这项业务,一方面能够缓解“大小非”的解禁压力,另一方面也能为股市提供新的增量资金,而券商也能因此提升资本收益率。

  再以现金管理业务为例。据悉,该业务是指券商接受客户委托,以增值为目的短期运用客户资金;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券商以自有债券质押给客户,取得客户资金后通过债券现券交易、债券回购交易、货币市场拆借投资货币或债券基金、银行通知存款等投资工具实现客户资金增值。同时,通过盘活客户保证金,现金管理业务也将给券商带来巨大的业绩贡献。

  再以新型网点的开设为例。据悉,在新型网点的收入结构中,来自于金融产品销售、特定咨询服务、投顾服务和财富管理服务的收入应不低于总收入的50%,平均佣金率应不低于所在区域新设营业部平均佣金水平,未来新型网点的开设可能不限数量、不限区域。

  分析人士称,新型网店的大量铺设有利于券商加快金融理财产品及服务的开发与创新,有利于加速券商从传统通道业务向财富管理业务的转型。

  再以人民币PE基金业务为例。据悉,目前相关监管部门正在酝酿将该业务试点扩大至中金公司以外的券商,已有多家券商正在积极履行试点申报程序。届时,预计随着PE基金试点的扩容,券商受托管理客户资产的规模将呈现跳跃式增长,从长远来看,盈利收入将大于目前的直投业务模式。

  对于这些未来将要推出的创新业务,广发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何种创新工具,这都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也是为了盘活各个业务链条上的资源。比如,通过PE基金业务,可以为那些高净值客户提供另外一条投资路径。

  林治海说:“广发证券一直坚信只有创新才能引领证券业的未来,未来我们将积极推进除传统自营业务以外的资本中介、另类投资等创新型投资业务,创新业务模式,增强产品创新能力。”

  打通全业务链条

  目前券商以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自营业务等业务模块单元简单划分的管理模式积弊颇多。

  “比如,很多券商有大量沉淀的投行客户,但资管业务却在一味地费劲对外营销产品。再比如,很多券商都在花费巨资对外购买资讯产品,以服务于经纪业务客户,但其研究所却为了获取较为有限的基金分仓收入而只对外部机构客户服务,严重忽略了内部的经纪业务客户。”分析人士认为,券商无法摆脱粗放式经营模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内部资源出现极大浪费,没有形成资源整合的合力。

  那么,券商应该如何改变这种陈旧的管理模式呢?分析人士称,按照海外的先进经验,券商应构建一种“流程券商”的管理架构,亦即打破单调的业务模块,对各项业务进行流程化处理,每个业务流程处理环节可以把多个业务部门包含在内。比如,在处理一项投行业务流程时,可以通过办公自动化(OA)管理系统让经纪业务、资管业务相关负责人参与到流程处理中,并提出相应的客户需求建议和方案。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全业务链的管理模式,券商的内部资源能够借此形成无缝对接。

  据悉,作为国内最具市场化的券商之一,广发证券目前正在通过综合化经营、集团化经营、国际化拓展与区域突破的方法,构建与打通具备自身特色的全业务链条。

  在综合化经营方面,林治海表示,广发证券将立足于以证券业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伺机寻求在银行、信托、保险等其他金融同业上的突破,具体方式包括战略联盟、股权合作以及并购等。

  在国际化拓展方面,广发证券国际化的基本取向是本着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跟随客户需求的国际化来实现自身的国际化;基本定位则是广发证券的国际化程度应与其在国内的市场地位相匹配,与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相适应。

  在集团化经营方面,林治海说,广发证券未来将从单业务线调配资源向跨业务线统筹资源转变,以丰富的产品线打造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价值共创,确立广发证券整体服务品牌。

  在区域拓展方面,广发证券不仅要牢固确立在广东地区的领导地位,而且要筛选出重点地区优先发展,并积极介入有潜力地区。

  分析人士认为,综合化经营能够帮助广发证券构建全业务链条;国际化拓展和区域拓展能够帮助广发证券拓展全业务链条的广度及深度,比如,在国际化拓展过程中,广发证券能够借此为客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品体系,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集团化经营能帮助广发证券打通不同业务间的隔阂,实现内部资源共享。

  做强做大买方业务

  在行业日趋激烈的同质化竞争环境中,以通道业务为主的券商卖方业务的价值将逐步萎缩。

  “比如经纪业务,从台湾的经验看,目前行业佣金还有进一步下滑的空间,国内佣金价格战的硝烟远未消散。投行业务方面,一方面国内具备保荐资格的券商越来越多,低价拼抢项目的现象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投行业务的业绩与发行窗口的稳定有直接关系,也是一种靠天吃饭的业务。研究所业务方面,在弱市中整个市场的基金分仓蛋糕是萎缩的,而新的竞争者也越来越多,将导致券商对外业务拓展愈加艰难。”分析人士认为,从目前来看,券商卖方业务的附加值正呈现递减趋势。

  在这种情形下,广发证券已意识到这种行业系统性的危机,并正在采取相应措施。

  林治海表示,目前广发证券正在制定下一个五年到十年的发展战略规划,其战略是立足于做好传统业务的基础上追求卓越。但是,目前券商的传统业务面临转型,商业模式未来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广发证券必须把买方业务做强做大。

  分析人士认为,将卖方业务向买方业务进行转型是整个证券业的一个大趋势。未来券商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具备强大的投资能力,包括自营、资管、直投、PE基金、现金管理、融资融券以及股票约定式回购交易等资本金运用业务在内的各种买方业务的投资能力。因此,券商必须在挖掘全业务链资源的同时,大幅提升研究定价以及投资能力。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信息披露
   第A006版:基 金
   第A007版:信息披露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信息披露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机 构
   第A012版:机 构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数 据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