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投资别忘了目标收益管理

2011-09-1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方丽

  证券时报记者 方丽

  2007年,巴菲特把持有4年半的中石油抛售一空,赚了40亿美元后获利了结。有人为他的抛售行为感到惋惜,因为从第一次减持开始计算,到2007年底,中石油的累计涨幅曾达到35%,他因此少赚了至少15亿美元。但之后市场的急速回落,才让人们不得不感慨“股神”的厉害。

  长期投资并不等于永远持股不动,巴菲特在中石油上的漂亮转身,反映了他对长期投资策略巧妙而灵活的运用。投资也是一样的道理。如基金定投,长期定投必然会经历经济周期、股市周期的波峰、谷底。定投时间越长,投入本金就越多,仓位越来越高。如果一直盲目持有,一旦碰上股市低谷需要赎回或停止定投,就会面临较大风险。

  以最近3年的定投(2008年8月1日至2011年8月1日)情况为例,2008年8月开始定投深证100基金,2009年2月市场回暖,定投开始盈利。若之后不进行目标收益管理,定投收益最高可达58%,但也有可能定投了两年却没有收益,投资的波动较大。但如果进行目标收益锁定,如设定15%的止盈点,达到收益及时赎回基金。同时定投继续。虽然放弃可能的高收益,但投资过程整体表现相对稳健。即使随后经历了市场下跌,也获得了最低8%左右的收益。

  因此,对于普通中小投资者而言,相对稳健的投资过程比冒较大风险的高收益更重要。目标收益锁定策略,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心脏、保护投资者的胜利果实。

  融通基金理财师表示,基金定投付出的是市场平均成本,其收益也应该是市场的平均收益。投资者应正确认识定投的真实收益,合理确定目标收益率。不仅是定投,做所有投资都一样。想吃最后一口晚餐的人,往往就是买单的人。把盈利目标定在合理范围,不要刻意去追求、放大它。比如把年收益定在10%至20%,那已是银行利率的好几倍了。股神巴菲特的年收益平均也就24%,千万不要把赚到手的利润轻易还给市场。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公 司
   第A004版:热 线
   第A005版:百姓头条
   第A006版:调 查
   第A007版:博客江湖
   第A008版:财 技
   第A009版:悦 读
   第A010版:股 吧
   第A011版:故 事
   第A012版:数 据
   第A013版:行 情
   第A014版:行 情
   第A015版:行 情
   第A016版:行 情
   第A017版:行 情
   第A018版:数 据
   第A019版:信息披露
   第A020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