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短期资金供过于求 央行正回购笑纳千亿

2011-09-1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朱 凯

  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

  流动性局部泛滥似乎在悄然上演。作为应对,央行昨日在公开市场提高两期正回购数量至1100亿元,规模较上周倍增。

  上海某货币经纪公司人士称,现在的1个月期限内资金十分充沛,有些供过于求的迹象。1~3个月的资金则基本平衡,但拆出数量依旧偏多。资金如果借不出去,只有在账上成为“死钱”。中国农业银行高级研究员马永波表示,仅就银行间市场而言,商业银行当日的新增头寸,一般会根据市场供需状况及利率水平进行回购交易,其次的选择才是参与利率相对低些的央票或正回购,最不利局面的则是成为库存现金。

  实际上,昨日央行除了100亿元1年期央票外,还发行了800亿元7天正回购及300亿元28天正回购,两者利率分别为2.70%与2.80%。同时,昨日的质押式回购7天品种利率为3.28%,近5个交易日连续回落161个基点,但仍高于正回购利率。

  这恰好解释了银行间市场的资金流向规律——收益率高的品种必然会因供给过多而价格逐步走低,资金随后便会涌入收益率相对低些的交易品种,进而推高其成交数量。

  某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人士对记者表示,昨日的实际投标量,要比央行的800亿元规模略多些,但央行为何没有顺势扩大操作规模,就不得而知了。他估计,原因可能是本周四还有一次操作,央行不必一次性回收过多资金。

  从本周到期总量1390亿元来看,周四央行只需小幅增量至200亿元,便可实现时隔8周的资金净回笼。对此,光大银行宏观策略分析师盛宏清认为,月底之前央行仍会净投放一些流动性,以确保节日期间现金备付需求。“预计9~10月份7天资金价格中枢会在3.5%~3.8%附近,央行应该基本认可了这一水平。”盛宏清说。

  南京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分析师黄艳红表示,外汇占款多集中在结售汇业务较多的国有大行手中,对此央行已通过定向央票回收了一部分。但从昨日的市场表现来看,当前流动性仍有过剩,不排除国庆节后继续加码的可能。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专 题
   第A009版:基 金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