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郑棉震荡盘升格局仍将延续

2011-09-1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马 占

  郑棉自探底回升以来,市场信心逐渐恢复,期价缓慢爬升。近期,在美棉涨停和国内收储预案启动的提振下,郑棉主力1205合约放量突破22000元整数关口。笔者认为,虽然目前纺织行业限产停产普遍,棉花需求没有明显好转,但国家收储价和近期持续阴雨天气对郑棉支撑强烈,郑棉还将延续震荡盘升走势。

  全球棉花产量增幅还存在不确定性。根据美国农业部9月份棉花供需报告,新年度全球棉花产量整体调高,其中中国产量和美棉产量调高;巴基斯坦和乌兹别克产量调低。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9月报告也显示,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总产量预计达到2690万吨,较去年增长8%,全球库存消费比(不含中国)预计从47%上升到54%。但是,世界产棉区的阴雨天气也带来了不确定性因素。近期,美国受热带风暴影响,中南部和东南部出现了大量降雨,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也迎来了大范围的阴雨天气,大部分棉区气温降低,不利棉花吐絮,进而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国家收储政策对期价支撑强烈。自9月8日开始,国内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正式启动。目前新棉并未大量上市,大多数企业继续保持观望,收储并未实际成交,预计10月份以后随着新棉的大量上市,收储可能会迎来交储高峰期。目前国储棉库存仅为22.7万吨,还有360万吨的库容,有较强的收购调节能力,也能对棉价产生较强的托市作用。按照9月9日公布的籽棉收购参考价8.69元/公斤,2.6元/公斤棉籽,38%衣分率,加工损耗1%,加工费700元/吨计算,收购加工成本约为19927元/吨。另外再加上资金、运输和交割等各项成本费用,期货注册仓单的成本价在21000元/吨左右,将会对期价产生较强的支撑。

  棉花需求并未有效启动。近期,棉花现货有所回暖,但棉花消费依然低迷,需求并未有效启动。据中国棉花信息网的调查,目前纱厂的库存量仍然较多,基本可以维持30天的生产量,而正常情况下应该在15至20天,表明我国棉纺行业的纱线去库存化还没有完成。高库存令纱厂减少棉花的需求,从而制约棉花需求的恢复。从产量上看,8月份我国纱产量244.08万吨,同比减少1.1%,布产量52.87亿米,同比减少6.1%,主要原因是纺织企业的限产停产依然较普遍。而8月份采购经理指数中新出口订单仅为48.30%,明显偏低,订单情况也不容乐观。

  目前,郑棉已突破21850元的压制,期价回探获得支撑表明突破有效。近期现货有所回暖,国家收储政策和持续阴雨天气对郑棉支撑强烈,郑棉后市倾向于延续震荡盘升走势,但需求恢复缓慢将制约棉花的上涨空间。 (作者系格林期货分析师)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专 题
   第A009版:基 金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