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焦点评论TitlePh

中国主权信用经得起考验

2011-09-1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刘 涛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公司日前高调宣布,有可能在未来1~2年内调降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消息一出,引发了中国财经界的普遍质疑。

  曾几何时,穆迪、标普和惠誉三大国际机构在全球金融市场被赞誉为“公正的指路人”。但它们在2007年~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中“后知后觉”的糟糕表现,招致了广泛批评,也使其头顶上的光环黯淡了不少。或许是为了重塑自身形象,危机结束后,三大国际机构争相扮演“黑脸裁判”的角色,不断从口袋中掏出红牌。仅在最近两个月,穆迪就不顾欧洲国家的集体反对,降低了葡萄牙主权信用评级;标普更是破天荒地将美国从AAA的信用宝座上赶了下来;而惠誉则在“矫枉过正”方面走得更远,索性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全球经济“一枝独秀”的中国。

  长期以来,三大机构对中国主权信用的评级就一直严重低估。以惠誉为例:众所周知,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与希腊一道,被戏称为南欧“笨猪四国”(PIGS),这几个国家的共同特点是,对外债台高筑、对内失业攀升,随时可能跌入危机泥潭。即便如此,惠誉给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依然高达AA+,超过中国的AA-评级。如果按惠誉说的,它还将进一步降低中国的信用评级,拉大与这些危机国家的差距,岂非咄咄怪事?

  一般而言,主权债券评级方法应建立在对一国债务负担、经济增长、财政赤字、通货膨胀、外汇储备、政治稳定、突发事件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评估基础之上。从相关指标来看,中国的表现明显优于这些南欧国家。2011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9.6%,出口同比增长24%,而外汇储备更是高达3.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为偿付外债提供了坚实保障。在通货膨胀方面,尽管今年上半年,中国CPI不断走高,但尚处于可控范围;随着稳健的货币政策效果显现,8月份CPI已呈现回落态势,较7月份涨幅回落了0.3个百分点。可以说,中国当前的宏观基本面大体上是健康的,前景也是积极的。

  惠誉声称,它对中国的金融稳定性存在担忧,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及由此引发的中国银行业的贷款安全问题。对此,应当一分为二地评价:一方面,这些问题的确存在,应当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另一方面,需要强调的是,这些问题还远远不到危机的程度。

  首先,中国地方债务风险问题一定程度上被高估了。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尽管欧美多国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远远超出了60%这一国际公认的负债警戒线,惠誉依然给予这些国家较高的信用评级。特别是美国,不仅外债累累,地方债务问题同样突出,加州、亚拉巴马州等地方政府甚至一度闹到了要关门破产的地步,虽然标普下调了美国信用评级,但惠誉仍坚持美国AAA评级不变。反观中国,根据财政部的统计,即便将地方债务和国家债务汇总,中国公共部门的总负债水平也不过50%~55%左右,仍有足够的回旋余地。

  其次,国际评级机构对中国银行业的担忧源于其不了解中国国情。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政府以国家信用为后盾,为银行业提供了强大的“隐性担保”。因此,中国不可能出现在次贷危机中像欧美那样大范围的银行倒闭现象。

  最后,中国政府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事实上,这已不是惠誉第一次声称要下调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早在去年10月,惠誉就发出过类似“警报”,原因是担心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可能破灭。但随着今年中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展开,一线城市的房价泡沫已经明显收缩。同样,地方债务问题虽然看似棘手,但仍可通过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削减政府开支、关停重复建设项目和落后产能、强化税收监管等办法化解。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集中在一些县级城市,而大中城市风险相对较低。对于银行部门风险,中国银监会也已要求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进行开包检查、准确分类和提足拨备。

  惠誉在中国并未出现明显危机征兆的情况下,就威胁要调降中国主权信用等级,这种做法对于中国显然有失公允。不过,这对中国经济的复苏进程也不会带来实质性冲击。主权信用降低,影响最大的是主权债券市场上的外国投资者信心,但与希腊、美国不同,中国并不依赖主权债券市场这一融资渠道;此外,在欧、美、日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只要中国实体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对国外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就不会降低。可以相信,中国的主权信用风险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更应强调的是,妄下断言对于信用评级机构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剑走偏锋有可能为其带来一时的超额收益;但另一方面,如果预测失实,反过来也会大大削弱其公信力。而从评级机构的长期发展来看,确保客观公信力才是其生存的根本。 (作者为宏观经济分析师)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2版 )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焦 点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机 构
   第A009版:基 金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综 合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中小板创业板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数 据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