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李稻葵:中国温和通胀压力长期存在

要着手解决国内负利率问题;中国对美债投资应逐步分散

2011-09-1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贾 壮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

  清华大学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昨日出席“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时表示,中国温和通胀压力会长期存在,从现在开始,比较务实和稳健的宏观政策应该要逐步长期化,而非短期执行。

  李稻葵说,中国的通胀情况现在出现比较好的苗头,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会逐步温和化。今年上半年形成的通胀压力在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会逐步消退,温和通胀会长期化,所以控制通胀将变成长期任务。

  他指出,未来若干年农产品还是有上涨的压力,用工成本和自然资源价格也会上涨,温和通胀的压力会长期存在。因此从现在开始,比较务实、稳健的宏观政策应该要逐步地长期化。

  李稻葵称,在以货币政策控制通胀方面,最大的矛盾就是负利率。短期来看问题不大,但长此以往对整个金融体系毫无疑问有负面影响,所以要着手解决负利率的问题。流动性的控制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过剩的流动性正逐步得到控制,这方面的政策还有待观察,但负利率是关键。

  国际方面,李稻葵认为需关注短期债务重组以及带来的欧洲主要金融机构的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欧美国家的主权债务相当一部分在主权投资者的手中,其中中国是最具有合作精神的投资者。但应该注意到,在主权债务问题上中国与债务人短期应该合作,但中长期必须进行调整。

  他建议,中国应将对美国国债的投资逐步分散到与中国相关的实体经济方面,但这也需要美国减少对投资的限制。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情况确实比较糟糕,一些国家尽早暴露问题是好事情,提醒我们要及早做更坏的准备。”李稻葵说,短期内不会有欧元区国家退出欧元,因为不论是希腊还是意大利,退出都不利于其发展,或者说没有退出欧元独立发展的基础。

  对于中国是否应该购买意大利国债,以及如何看待“金砖国家”联手拯救欧洲主权债危机国家,李稻葵表示,购买是有条件的,盲目的购买肯定不是好事情。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有更多深入的研究。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2版 )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焦 点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机 构
   第A009版:基 金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综 合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中小板创业板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数 据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