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聚焦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TitlePh

郭树清:国内货币政策近期不会转向

2011-09-1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贾 壮
IC/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

  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昨日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时称,在遏制物价上涨仍然作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的情况之下,中国的货币政策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银行风险增大

  郭树清说,现在中国经济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包括通货膨胀问题、资产泡沫问题等等。由于货币政策恢复稳健,市场流动性比以前少一些,民间融资和一些不合法的融资也在增加,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都增大了,银行对此要非常谨慎。

  他认为,8月份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速开始回落,虽然环比来看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但是可以看到通胀回落的希望。如果各方面措施跟上的话是可以实现通胀回落的,因为去年同期基数比较高,另外,更有利的条件是国际经济需求在减弱,国际上通货膨胀影响已不算太大。

  银行融资应依靠自身积累

  郭树清称,前几年为刺激经济增长,中国政府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银行确实扩张得比较快。全球监管机构要求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的比重提得很高,中资银行的资产规模又扩张较快,所以需要实施必要的融资。

  但他强调,融资还是主要应该依靠银行自身的积累能力,包括利润留存的部分。

  他表示,建行上半年税后净利润929亿元,如果分红比例是40%的话,就意味着有将近400亿元利润可以补充资本,支持正常、合理的业务发展完全可以。在世界上一些大银行当中,建行的资本充足率特别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非常高。

  郭树清不担心美国可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QE3)的影响,他说,美国的货币供应量用广义货币(M2)口径来衡量的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约为65%~67%,推出QE3不会直接导致经济快速扩张和货币供应的过速。

  中国央行正准备调整广义货币(M2)的统计口径,郭树清对此表示,建行的贷款计划之前已经确定,不会受到M2统计口径变化的直接影响,一般来说下半年的贷款增速要慢于上半年。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广 告
   第A005版:要 闻
   第A006版:创业·资本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机 构
   第A009版:环 球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