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机构视点

2011-09-1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政策放松带不来牛市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我们认为,政策放松在年内已无可能。站在经济学的视角看,政策不松也完全是正确的选择。中国如果想在未来的三年之内应对动荡的国际局势,就不得不先抑制通胀和资产泡沫,这可能已是一种常规化的政策倾向。但同时也要看到,通胀已经在三季度短期见顶,以地产价格为代表的资产泡沫也已成强弩之末,后续政策同样也没有进一步加码的空间,维持现状是一种最佳状态。但按照当前的市场思维模式,政策放松的预期显然已经落空,因此行情不会基于这种思维模式产生。

  事实上,国家主导的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旧有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因此,就算是由于经济衰退出现政策放松,那也只能产生反弹行情。这么看,市场如果坚守原有的增长模式,注定是慢慢熊途。那么,不看投资,我们还能看什么?中国经济在总量增速趋势性回落的过程中总不是一无是处。而且,在中周期向上的过程中,经济有稳定增长的基础。因此,结构性的机会一定存在。

  

  关注高安全边际品种

  东方证券研究所:近期权益市场异常低迷。我们认为可以寻找一些另类的投资机会,特别是一些过度反应的品种,它们提供了较高的安全边际,是性价比很高的投资标的。

  目前转债估值水平已经降至2008年最低水平之下,并逐渐向2005年前的历史最低水平靠拢,隐含了投资者对于股市、流动性、转债供需等多方面较为悲观的预期。从我们对影响转债价格的几个因素的角度分析发现,转债供给压力可能较长时间压制转债估值,但市场对此预期已足够悲观,接下来供给压力对转债估值的冲击不会更加明显,转债估值水平继续向下空间极小。从长期投资的角度讲,目前的转债价格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且安全性较高,长期获取高收益的可能性大。转债估值修复的快慢将主要取决于股市趋势性转暖的时间,转债获得质押融资资格等事件可能加快估值修复的步伐。

  从9月7日各封闭式债基的交易价格来看,部分债基已经跌至0.8元以下,折价率在15%以上,未来具有较好的价格保护,我们认为可以挑选一些低风险、投资组合适当的债基作为近期的投资标的。我们看好建信信用增强、泰达宏利聚利B、富国天盈分级B、嘉实多利优先的表现。 (成之 整理)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广 告
   第A005版:要 闻
   第A006版:创业·资本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机 构
   第A009版:环 球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