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CME总裁建议用期货期权对冲美元风险

10月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将推出新版人民币衍生品交易合约

2011-09-1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魏曙光

  证券时报记者 魏曙光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集团总裁基尔15日在北京“中国国际期货峰会”上表示,全球经济面临再均衡问题,人民币或将是全球储备货币中唯一可选的货币。当前,储备过多美元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面临美国宽松政策的冲击,加强风险管理尤为重要,他建议使用期货期权工具对冲市场风险。

  基尔表示,全球经济面临再均衡问题,国际市场资源面临再分配,影响力也同样如此,从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和发展中国家。从购买力平价角度看,澳大利亚、巴西、新西兰货币要超过美元的20%以上,美元的价值需要重新下调,而很多新兴市场货币肯定会升值。结果将是商品价格在发达国家会更高,在发展中国家价格会降低。

  对于服务业行业,美国、欧洲等国家外包给中国和印度。劳动力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带来了很多影响,促进了新兴中产阶级和新兴国家的诞生。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政策决策者带来了挑战。

  他说,以往政府决策者对付衰退经常注入储备资金就够了,而且在过去也是有效的。然而,目前劳动力市场的疲软,尤其在发达国家,疲软的失业率持续时间更长,表明这是结构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失业。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要想扭转结构性失业,效率微乎其微,更会造成发达和新兴经济体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当前,新兴市场经济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经常以美元计价的,投资于国债。通胀高企的局面下,新兴市场的政策决策者希望发达国家能够进行财政收缩,但是发达国家的决策者因为增长缓慢,将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加强税收,必要情况下降低支出,解决财政的赤字。双方对立的根源就是美元的霸权地位,造成了现在越来越多的紧张情况。

  对于推动人民币自由化,基尔认为,长期看,人民币确实是国际外汇储备的货币之选,而且是唯一可选的货币。但是,目前来看,中国拥有美国1.3万亿的国债,是美国最大的国债投资者,中国的投资者希望来投资更长期的国债抵御风险。基尔建议,对待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局面下,风险管理尤为重要。尤其最近经济危机当中,中国投资者可以选择期货期权方式,对风险进行对冲管理。

  据悉,10月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将推出新版人民币衍生品交易合约。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广 告
   第A005版:要 闻
   第A006版:创业·资本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机 构
   第A009版:环 球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