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关注水务行业投资机会

2011-09-1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刘元瑞

  水务行业属于公用事业行业,政府管制,水价低盈利差,因此长期受到投资者的忽视。事实上,水务行业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近3年,落后的城市排水系统导致62%的城市发生过内涝,尤以武汉4名官员被问责格外引人注目。

  纵观五年计划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水的资源品属性被强调,地方政府业绩考核不仅仅停留于GDP。因此,内涝形成的社会压力将促使地方政府积极改善城市水务建设。

  实际上,盘活水行业资产刻不容缓。打破水行业“低盈利-缺乏投资-盈利低”的怪圈,需要盘活水务资产,真正让水务行业成为有钱赚的行业,提高行业的市场化程度。

  首先,要提高自来水供应水价,让水价提升带动盈利增长,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和促进中水市场的发展。

  其次,要求政府加大对污水处理行业的补助力度,只有做到水务行业赚钱,水务资产被重新估值,那么才能为行业带来新的血液和资金。

  梳理水务行业的上市公司,3家公司的模式值得借鉴。它们都是通过借助资本运作的方式,成功运用提高水价、补贴和融资租赁等形式,盘活旗下水务资产,从而获得自身发展需要的资金:

  兴蓉投资通过资产置换借壳上市,同时成都自来水价上调,非公开发行收购集团自来水资产,募集近20亿资金用于水务建设;

  重庆水务政府污水结算价远高于终端水价,通过不到2亿的补贴,增厚利润近200%,成功上市募得资金34.9亿;

  江南水务上市前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以908万租金撬动近1.8亿资产,带动2010年收入增长54.28%,募集资金超过11亿收购、建设当地水务资产。

  总结行业发展动力与成功模式的经验,我们以下列指标筛选投资标的:

  (1)以内涝危害程度与官员政绩压力作为当地水务发展动力指标;

  (2)以是否具有国资背景作为政府补贴可能性指标;

  (3)以大股东负债率高低作为股权融资可能性指标;

  (4)以当地水价高低作为提高水价可能性指标。

  兼顾业绩弹性,我们对A股的水务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推荐武汉控股、江南水务和首创股份。 (作者系长江证券分析师)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广 告
   第A005版:要 闻
   第A006版:创业·资本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机 构
   第A009版:环 球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