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H股“冤家”聚头 三一重工抢跑徐工机械

2011-09-2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文星明
  IC/供图   童可/制表

  证券时报记者 文星明

  又到“冤家”聚头时。

  9月19日,三一重工(600031)为自己34亿美元的筹资计划,开始在香港路演,H股招股大幕开启。

  此前的8月23日,徐工机械(000425)先于三一重工公告其H股发行事宜,计划筹资15亿~20亿美元,没想到正式路演却落在“老冤家”后头。

  工程机械巨大的行业空间,全球范围内竞争对手的竞争,让三一重工、中联重科(000157)和徐工机械三巨头一刻也不敢停歇。

  继去年12月中联重科抢得工程机械行业H股150亿港元的融资头筹之后,业界就特别关心三一重工和徐工科技的H股融资,最终三一重工后发先至,老大颜面得保,颇具戏剧性。

  “冤家”路宽

  从2006年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用博客搅局徐工凯雷合作的那一天开始,业界就把这两家工程机械巨头比作了“冤家”。

  2008年9月,徐工集团工程机械业务整体上市,三一重工几乎同时向三一集团收购挖掘机业务,虽然该收购计划在2007年年报已有预告,但是因为时间的巧合,媒体仍将其解读为三一“死磕”徐工。

  徐工集团和凯雷资本的战略合作延宕两年后无果而终,与卡特彼勒合资公司中的股权因为无钱投入而日益被摊薄,令徐工延误了大好时机,昔日的工程机械龙头老大的位置不保。

  痛定思痛,徐工集团最终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换取国内投资者的49亿资金,经营逐渐转好。在巩固起重机老大地位的同时,徐工机械亦向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优势地盘——混凝土机械发起渗透,历经5年,将混凝土机械的销售额做到了10亿规模,跻身行业第三位。

  “由于这些年工程机械行业增量空间非常巨大,相互间的渗透式竞争,反而促进了行业的共同做大,比如三一重工向徐工机械优势地位的起重机业务渗透,向小松、现代的挖掘机业务渗透,最近3年的结果是,大家的销售都水涨船高了。”中信建投湖南总部研究总监刘亚非博士说。

  2011年半年报显示,就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而言,三一重工分别为303.63亿、59.39亿、35.03%,徐工机械则依次为195.15亿、22.29亿、15.93%。三一重工的盈利能力优于徐工机械。

  各有千秋

  三一重工援引Yengst Associates的数据显示,2010年度,按照销售收入排名,在全球十大工程机械制造商排名中,三一重工位列第六,徐工机械榜上无名,另一家工程机械企业中联重科排名第九。

  从最近一期的销售收入占比分析,三一重工的混凝土机械约占50%,挖掘机约占30%,履带起重机和汽车起重机合计约占9%,桩工机械和筑路机械合计约占7%。

  徐工科技的强项在于起重机械,2011年中报披露,其起重机销售占比为50%,铲运机械为15%,压实机械和混凝土机械均为6%,路面机械为3%,消防机械为1%,其他机械及配件为11%。

  按照2010年的销售数据,三一重工的混泥土机械、液压挖掘机、履带起重机和液压旋挖钻机均排名中国第一。目前,三一重工在大吨位级别的汽车起重机领域,开始挑战龙头徐工机械。

  2010年末,三一重工、徐工机械在中国BAUMA展上同时展出了各自新下线的12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彻底打破了国外500吨级以上超大吨位起重机的垄断地位,在此之前,只有利勃海尔成功销售过1200吨级的全路面伸缩臂起重机。

  “混凝土机械是三一重工的现金牛,优势稳固,挖掘机和汽车起重机是其明星业务,三一重工正在其他领域复制过往的成功经验。”国信证券研究员郑武报告中说,“倘若顺利攻克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和全球化布局这两个堡垒,三一重工的世界级企业梦想方可实现。”

  三一重工H股发行网上预览资料显示,三一重工加大海外销售和服务网络的建设,增加研发费用的投入,正是此次香港发行15.41亿股H股的目的。

  “三一重工每次在行业成长出现分歧的时候,总能果断决策,扩大产能、研发新产品、实现海外扩张,成为中国高端装备高成长的代表,本次发行H股,或许将为公司提供重新定价的机会。”招商证券研究员刘荣如此评价三一重工。

  三一重工徐工机械

  双双推迟H股IPO

  证券时报记者 孙媛

  三一重工(600031)发言人昨日称,公司决定推迟其香港首次公开发售(IPO)面向零售投资者的招股日期,但本周一开始的路演继续进行。与此同时,三一重工的上市日期也一并被延后,以便给机构投资者更多时间进行申购。而在此之前,徐工机械(000425)已将其规模15亿~20亿美元IPO的发售开始时间由本周一推迟至下周一,上市日期定为10月12日。

  三一重工从本周一开始接受机构投资者申购,面向散户的发售原定周三开始,上市日期原为10月3日。该公司此次IPO的股票发行数量为13.4亿股,发行指导价区间为每股16.13~19.38港元。面向散户发售开始的新日期尚未确定。本次IPO中,95%的股份面向国际和本地机构投资者发售,其余面向香港散户投资者发售。此次IPO附带将股票发售规模扩大15%的增售选择权。若行使该选择权,IPO筹资规模将最多扩大至38亿美元。

  在原定6天基础上增加巡回推介的天数,将给负责安排此次交易的投行更多时间向机构投资者进行推销,同时将使正式招股说明书发布的日期延后。近几周以来,香港恒生指数因全球经济滑坡和欧债危机而受到打击,恒生指数昨日微涨0.51%,今年迄今下跌2.4%。

  三一重工推迟对散户发售意味着近日刚刚有所复苏的香港新股发行市场依然举步维艰。此前有消息称,新华人寿“A+H”IPO总体融资规模可能缩水,该公司计划在10月中旬接受香港交易所的聆讯后,希望在11月底之前实现H股上市,而A股或会延后。

  三一重工 86米泵车成功下线

  9月19日,三一重工(600031)自主研制的86米泵车成功下线,刷新了其在2009年创造的72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的世界纪录,这标志着三一重工掌握了世界混凝土泵车的最尖端技术,站在世界泵车设计和制造领域的前沿。

  据介绍,三一重工86米泵车实现了三项世界之最——臂架最长,臂架节数最多,泵送排量最大。86米泵车共申请国家专利180余项,已授权36项。86米泵车不仅在臂架长度、泵送排量上取得突破,还搭载了多项先进智能控制技术,并实现了主要部件的100%自制。

  (文星明)

  三一重工及徐工机械财务表现

项目 三一重工 徐工机械

集资额 34亿美元 15-20亿美元

(217亿元人民币) (96亿-128亿元人民币)

企业类别 民企 国企

A股市场 上交所挂牌 深交所挂牌

2010年财务表现

收入(亿元人民币) 339.5 252.1

同比增幅(%) 78.9 21.8

净利(亿元人民币) 56.15 29.2

同比增幅(%) 113 60

毛利率(%) 36.9 21.3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基 金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行 情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