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新棉压力大 郑棉无奈底部横盘

2011-09-2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车勇
  郑棉在收储价附近徘徊了数月之久。 翟超/制图

  棉花价格长达数月的回落后,终于在低位获得支撑,并形成横盘态势。结合今年全球经济形势以及棉花市场当前基本情况,预计短期内棉花市场仍将会维持在目前价位横盘运行,除非有更多的利多因素刺激,否则难以改变这种态势。

  从国内政策角度分析,棉花底价基本形成。为了保护棉农利益,国家确定2011年度收储价为19800元/吨,且不限数量,敞开收储。收储资金由农发行足额提供。根据农发行介绍,为了做好临时收储相关工作,在新年度工作意见中进行了专项部署,要求各行在预案启动后,对于符合收储要求的棉花,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向参与交储的贷款企业及时足额提供资金,使这项惠农政策能落到实处。在收购资金供应上,农发行重点抓好三点:一是“早”,根据收购进度及时提供资金。二是“足”,保障收购所需贷款规模。三是“广”,方便棉农售棉。可见国内棉花收购价格有政策确定,资金有农发行保证,棉花价格的底线稳定如山。投资者也可以从现货市场看到,自8月底以来,国内棉花现货价格基本止跌反弹,国内产区328级棉花,从8月下旬的1.9万元/吨左右,已经上涨到目前1.98万元/吨左右。鉴于此,现货棉花价格稳步走高,也限制了期货棉下跌幅度。

  不过,尽管政策给棉价带来强有力的支撑,令其基本无下跌空间,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发动大级别的反弹行情,仍缺乏足够的动能。全球经济面临下滑,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均下调至4%水平。其中美国今年经济增速遭下调幅度最大,由6月时预期的2.5%降至1.5%,而明年经济增速也由2.7%降至1.8%。同时也下调了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IMF将中国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预期下调至9.5%,低于6月份预计的9.6%。该组织同时将中国2012年GDP增幅预期从9.5%下调至9.0%,并将中国2011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升幅预期从5.0%上调至5.5%,将2012年CPI升幅预期从2.5%上调至3.3%。欧盟由于深陷主权债务危机,难言经济增长。全球经济下滑将会给整体商品价格带来压力。伴随着全球经济下滑影响的深入,预计全球大宗商品将步入震荡回落态势之中,棉花市场也难逃此劫。

  此外,由于受到高价刺激,全球各产棉国产量出现增长。在新棉花上市之际,这成为压制棉花价格走高的又一个主要因素。

  综合来看,当前棉花市场下方支撑受到国家政策作用,力度较强,底部基本确立,然而全球经济下滑及新棉上市压力挥之不去,难以发动反弹行情。底部横盘也是棉花市场无奈的选择。

  (作者系光大期货分析师)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数 据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