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前海合作 香港不急深圳急

2011-09-23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杨丽花

  证券时报记者 杨丽花

  在前海合作区发展问题上,深圳态度一直要比香港积极。在昨天举行的第五届“深港合作论坛”上,香港代表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双方之间的沟通与磨合尚需时日。

  中国经济体制研究会副会长李罗力一语道破真相,“前海合作区总状态是深圳‘剃头挑子一头热’,至今为止香港特区政府没有任何的重要表态和举措。”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粤经贸办事处原主任梁百忍回应说,前海作为深港示范合作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香港方面现在仍然没有搞清楚,不了解深圳方面的需求是什么;香港的制度和机构如何进入前海,进入前海做什么。香港方面希望可以拉近与深圳的距离,前海是契合点,但是需要合作方面创新概念、实现共赢。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经济研究处主管谢国梁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说,前海未来的发展有三个可能性,最好的是实现现在的规划目标;其次是使之成为深圳一个主要的商务中心;最差的是整个商务中心的定位和发展还不如现在的深圳福田中心区,可能只是一个地产项目。香港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陈文鸿说,香港方面不知道前海未来是什么样子,前海前景的论证还没有完成,香港特区难有大的举措。

  对于前海的具体定位和政策,香港方面也有不同的态度。谢国梁认为前海的产业功能定位等问题应该留给市场解决,而不是由政府完全决定。在前海税制方面,谢国梁主张前海使用简单的税制,但不是简单地实行低税制。

  前海管理局招商联系处处长姜力琨则表示,深圳市政府和广东省政府以及香港特区政府实际上都非常重视前海的发展。现在前海合作区包括总体规划的制定、立法的制定、管理局管理办法的制定等方面,都征求了香港特区政府特别是律政司的意见和建议。

  姜力琨说,现在最主要的矛盾是思路问题,香港人是先想好了再做,内地人是边想边做。内地方面主要是因为时间等不及,政策要求、体制要求以及产业发展要求都逼着前行快行。“如果说金融发展等十年,就失去了现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好机会,而人民币国际化也正是前海的一个重要亮点。人民币国际化势在必行,前海作为国家金融改革的试点地区担负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重任。”他说。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综 合
   第A006版:创业·资本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