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
外汇占款再度飙升增添货币政策变数 2011-09-23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韦军亮
根据央行21日公布的数据,8月份中国外汇占款余额为25.3万亿元,当月新增外汇占款3769.4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71.9%和55.1%,增幅刷新了历史同期纪录,几乎是市场预期的2倍。一时之间,市场哗然。 新增外汇占款通常可以分解成三部分,即入境的外商直接投资(FDI)、贸易顺差和热钱。8月份FDI为84.5亿美元,与上个月大致持平,同比增长11.1%,基本保持稳定。贸易顺差为177.6亿美元,同比环比双双回落,尤其是环比大幅回落43.6%。显而易见,FDI和贸易顺差并非新增外汇占款飙升的罪魁祸首。人们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热钱。 简单推算,8月份外汇占款口径的热钱流入达2089.9亿元,同比增加2.7倍,而上个月还净流出374.2亿元。当然,热钱的估算还受到平均汇率的制约。8月份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为6.4090,同比升值5.61%,环比升值0.81%,环比升值幅度创汇改重启以来的次高。如果按照去年同期和上个月的平均汇率估算,热钱大约为2076.2亿元和1990.1亿元,相差不大,可见汇率变动的影响有限。 由此可见,热钱流向的逆转和井喷是8月份新增外汇占款大幅增加的“元凶”。那么热钱为何在短短两个月之后会卷土重来呢?热钱以追求短期回报为主,往往钟情于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或者购买大宗商品和农产品。在经济不景气时,避险成为热钱四处流窜的主要动机。宏观经济相对稳定、币值稳中有升和潜在利差扩大的经济体,是热钱趋之若鹜的目标。 6~7月份,受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欧债危机再度发酵和新兴市场政策紧缩压力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热钱大举涌入美国避险,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两个月下降了12.8%。但7月底开始,风云突变。一方面,发达市场经济前景再度恶化。美国消费和住房市场持续疲软,欧债危机也继续恶化。因此,热钱避险的需求进一步上升,8月份,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度下降18.5%。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在经过前期的持续紧缩后,通胀压力已有所减轻,加息周期似已接近尾声,整体而言,新兴市场的经济前景也明显优于发达市场。更重要的是,尽管8月份美国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已触及2%的政策目标上限,但由于复苏乏力,加之奥巴马总统新推出447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市场关于美联储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或变相推出QE3以支持经济复苏的预期日益强烈。一旦QE3不论以什么形式推出,美元贬值不可避免,这使得美元资产的避险功能有所削弱。因此,新兴市场无疑成为继美国之后热钱避险的又一沃土。 在新兴市场中,中国的经济形势对热钱的吸引力更为突出。除了更稳健的增长前景和通胀基本得以控制使政策继续收紧压力下降外,人民币的升值空间对热钱也极富诱惑力。在美国相继推出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后,金砖五国中,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国货币对美元曾一度升值达15%~41%,而后震荡回落,而人民币的最大升幅尚不到7%。7月底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约1.3%,而前述三国货币则贬值6.5%~11.6%。毋庸置疑,人民币仍有相当可观的升值空间,这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日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得到了支持,从人民币对美元1年期NDF汇率7月底到8月中旬的走势中也得到了印证。 由此可见,8月份外汇占款的猛增主要是因为热钱的再度大举涌入,而后者又要归因于中国经济稳健的基本面以及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未来加速升值的强烈预期。 新增外汇占款的再度飙升增加了中国未来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如果新增外汇占款高企得以持续或单月新增外汇占款再超4000亿元,那么,此前已被束之高阁的准备金率政策可能重出江湖,以协助回收流动性和控通胀。如此一来,现在断言紧缩政策行将放松或已近尾声,看来仍需谨慎。 (作者系渤海保险资金运用部宏观与策略分析师、经济学博士) 本版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