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亚洲开发银行报告:中国用工成本显著提升

2011-09-23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李娴

  证券时报记者 李娴

  日前,亚洲开发银行(ADB)在一份“亚洲就业品质”(Quality Employment in Asia)的报告中指出,包括中国在内人口密集型的亚洲国家,正面临从出口导向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的必要性问题,解决这个转型的方法之一在于提高工资,以改善这些开发中国家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中国的“非正式行业”(informal sector)规模正在减少,用工成本相对其他亚洲国家显著提升。

  该报告认为,国家的“非正式行业”规模将决定生产成本。今年以来,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调涨了最低工资以减少贫穷和不公平,通常这代表了亚洲成衣业生产成本的上涨,以及欧洲与美国成衣价格的额外跃升,而相对贫穷中国家还在试着将劳动成本维持在低水位,以保持竞争力。

  报告指出,未来数年内,“非正式行业”的规模将使得上述国家的生产成本区分开来。“非正式行业”人群主要包括农村劳动力以及城市的自由职业人口。正因为有庞大的非正式行业,所以国内产业能轻易找到低工资成本的人力加以雇佣。但是,“非正式行业”规模正在以中国大陆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中减少,印度与印尼等国仍维持着较大的“非正式行业”规模,而孟加拉国等贫穷国家的“非正式行业”规模则在扩大。因此,亚洲开发银行预计,印度与印尼两国从低成本行业向高成本行业的转变,比预期时间要久一些。

  在分析国家竞争力时,该报告指出生产力的提升能抵消高工资。例如在印度,生产力提升的速度比工资要快,也提升了该国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相对来说,中国大陆的工资调升比生产力的成长要快,这也解释了当前中国正在由低成本行业向高成本行业转变的现状。不过,该报告也进一步预测,中国大陆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将限制未来生产力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在成衣制造行业;大陆成衣工厂的另一个问题,则是“非正式行业”规模的缩小,导致发达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正在减少,人员迁徙的速度在放缓。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综 合
   第A006版:创业·资本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