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全球形势恶化将推动中国货币政策调整

2011-09-2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贺 军

  9月22日,美联储宣布推出4000亿美元“卖短买长”国债推低长期利率的扭转操作计划,这一宽松政策却因为不及市场预期,而意外触发全球抛售风险资产的浪潮。其中,纽约油价暴跌逾6%、伦敦期铜下跌7%、纽约期金大跌3.7%,白银和白金价格均出现暴跌;银行、矿业、奢侈品企业股票被大举抛售,美国三大股指重挫超过3%,欧股暴跌4.6%,度量全球股市表现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世界指数跌3.9%,已较5月份回落22%。与此同时,作为商品货币的澳元和加元跌至多月低位,经济相对最景气的亚洲货币同样跌约1%至今年新低,而美元指数大升1.4%至78.8,投资者竞相买入美德政府债券和美元。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1.65%的创纪录低位,美国同期国债收益率跌至1.77%,也是1946年以来的最低位。

  在我们看来,如此大范围波及之广的资产暴跌尽显危机恶化特征。商品和商品货币的被抛弃,显示着全球实体经济层面不仅没有出现显著变化,经济低迷难以走出谷底;而在虚拟经济层面,则应担忧全球经济衰退已引发市场信心急剧下降。

  在欧债危机依然深重、美联储出台“扭转”政策之时,市场信心和经济低迷会出现交互式的影响,导致全球信用收缩,进一步加剧经济衰退的可能。如果这场以发达国家为主的灾难继续恶化,肯定会将新兴市场国家拖下水。近期出现的资金从新兴市场回流只是第一步,贸易需求的进一步萎缩可能很快就出现,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和出口制造部门会随之受损,沿着外贸下降-失业增多-增长放缓的链条影响发展中国家,而部分发展中国家可能再度转而放松货币。中国经济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但外贸肯定会放缓,如果内需市场顶不上来,中国经济有加速放缓的可能。

  在中国,为抑制持续高企的通胀,央行实施紧缩政策同时加大前瞻性和精确性调控,在扩大存准基数的同时,连续十周已通过公开市场释放近4000亿流动性。但几近崩盘的民间高利贷或将影响3万亿银行贷款危及银行系统,而9月前半月四大国有银行4200亿元存款的大搬家更是让银行风险陡然上升。如果全球经济和金融恶化问题持续,中国宏观政策有很大可能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不一定是紧缩政策转为全面放松,而是不再坚持紧缩政策,或在某些领域实行定向宽松。 (作者系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专 题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专 版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人 物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行 情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