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9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银行系基金弱市独享渠道庇护

2011-09-29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姚 波

  见习记者 姚波

  三季度以来市场疲软屡创新低,基金发行难上加难,但有着强大渠道优势的银行系基金弱市逞强,发行成绩不俗。

  公开资料统计显示,三季度以来成立64只基金,平均募集规模7.70亿元,为2008以来平均募集新低。市场疲弱,10亿元规模便可谓出色完成募集任务。银行系基金凭借着渠道优势,屡屡突破10亿元门槛,排在了基金公司募集规模的前列。

  据统计,9月以来成立的超过10亿元募集规模的基金多出身银行系。9月26日,交银施罗德双利债券基金成立,A、B及C类份额共计11.36亿元;建信深证基本面60ETF及其联接基金于9月8日成立,募集13.18亿元,9月2日成立的农银汇理策略精选募集12.88亿元,招商安达保本募集10.32亿元。相比之下,一些大型公司如南方、易方达、广发、汇添富等数只基金9月募集均不及10亿元。

  从三季度数据来看,创下募集规模之最的基金,也花落拥有最强渠道的基金公司——8月10日成立的工银瑞信添颐A、B份额合计51.5亿元,在今年以来募集规模位居第二。7月份,募集规模最高的也仍然是银行系基金。7月1日成立的农银汇理增强收益共募集20.05亿元,远高于当月成立的其他基金平均募集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刚成立的新基金公司,首募规模十分亮眼。9月20日成立的平安大华行业先锋,首募规模31.98亿元,创下9月以来募集的最高额。另一家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富安达,旗下首只股票型基金也达到了10.53亿的募集份额。

  熊市基金发行看银行系,似乎成为一条牛熊轮回中的规律。银行系基金背靠银行渠道,通过股东深挖客户资源、动员全行,取得相对不错的发行规模。而新基金公司,首只基金受到股东及公司内部高度重视,全力猛攻发行,能出色完成发行任务也在情理之中。如平安大华等股东实力雄厚的新基金公司,兼有银行渠道的支持,因此能交上普通小公司难以企及的成绩单。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信息披露
   第A008版:基 金
   第A009版:深 港
   第A010版:专 版
   第A011版:理 论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