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三季度7、8、9月,大宗交易额逐月缩减 股指下行 9月大宗交易量同步萎缩 2011-09-3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唐 立
证券时报记者 唐立 今年以来大宗交易平台交易异常火爆,成为了投资者异常关注的市场焦点。数据显示,今年的大宗交易在季度环比上增量明显。一季度沪深两市共计成交1045笔大宗交易,二季度大宗交易继续升温,达到1209笔。尽管三季度大盘萎靡不振,不断创出新低,但并无碍大宗交易数据的继续攀升,截至9月28日,该季度累计完成的大宗交易数量已经达到了1455笔,创下年内新高。与去年同期仅660笔大宗交易的数量相比,三季度以来的大宗交易已经同比增长逾120%。 根据证券时报数据统计,截至9月28日,三季度大宗交易累计成交27.36亿股,成交金额达到318.1亿元,无论成交数量还是成交金额,均接近今年以来的三成。 纵观三季度大宗交易的成交明细,电子股国星光电的交易笔数多达59笔值得关注,该股共成交1854万股,成交金额达到4.79亿元。而东软集团共53笔交易也与前者相距不远,该股共成交2949万股,成交金额达到3.0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东软集团的所有交易均发生在申银万国旗下的营业部之间,其中卖方主要是申银万国证券深圳红荔西路营业部,买方则主要是申银万国上海周浦证券营业部。另外,金融股广发证券的大宗交易动向亦值得关注,该股尽管仅发生了23笔交易,但成交金额却多达7.27亿元。有意思的,广发证券的卖方均清一色地来自广发证券旗下的广州黄埔大道营业部和广州天河北路大都会广场营业部,买方还不乏广发证券营业部的身影,这也让该股背上了自家股东相互对倒的嫌疑。 从三季度的月份环比数据上看,升降的迹象明显,9月的大宗交易甚至陷入了低谷。数据显示,7、8、9月的大宗交易成交量分别为9.47亿股、13.05亿股、4.83亿股,成交金额则分别为129.31亿元、128.71亿元、60.07亿元。分析人士认为,大宗交易平台的火爆通常都伴随出现在二级市场的高点或者低点。高点之时,大宗交易平台是套现最好的平台,而在低点之时,通过二级市场套现则更为稳妥。 实际上,通过对比上述3个月份的大盘指数,或许可以窥探出三季度内大宗交易数据变化的端倪。截至昨日,7、8、9月上证综指的涨幅分别为-2.18%、-4.97%、-7.87%,三季度累计下跌15.02%。这意味着大宗交易的卖方在7月即使以折价10%的价格完成交易,卖方的收益至今依然跑赢大盘5.02%,在市场持续下跌的形势之下,这或许可以看成是卖方看空后市,套现获利的取巧操作策略。以广发证券7月7日发生的一笔大宗交易为例,当天买卖双方均来自广发证券广州黄埔大道证券营业部,交易价格为34.97元,相对于当日收盘价折价7%。而二级市场上,广发证券最新的收盘价报于30.79元,可见,卖方在大宗交易平台上尽管折价交易,但相对于当前的股价,依然实现了盈利。 分析人士同时指出,除了资金面的持续紧缩,导致股东急于通过大宗交易套现而致使大宗交易变得火爆外,上市公司股东由于看淡后市而欲通过大宗交易将资金落袋为安,也是促使大宗交易变得火爆的原因之一。实际上,在9月大盘不断创新低的过程中,大宗交易反而出现“退烧”,或许表明大盘见底在即,因为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持续的折价交易,未来的收益与可能出现的股价反弹相比,并不见得划算。 本版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