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0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投行持续督导监管力度加码

2011-10-1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吴清桦

  证券时报记者 吴清桦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近日一些地方监管部门加大了对持续督导机构的监管力度,对于持续督导中存在较大问题的保荐机构和保代,将建议对其采取暂停保荐资格、撤销保荐代表人资格等措施。

  广东证监局日前表示,将加强对持续督导机构的监管,完善持续督导机构年度考核机制,定期开展持续督导工作专项检查活动,通过现场检查、调阅工作底稿等方式,检查各机构和人员开展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对于年度考核评价不合格,或是专项检查中发现存在较大问题的机构和人员,广东证监局表示,将建议证监会对持续督导机构和人员采取暂停保荐资格、暂不受理相关保荐代表人保荐项目、撤销保荐代表人资格、要求持续督导机构进行内部问责、对持续督导机构推荐的上市辅导项目予以冷淡处理等监管措施,严肃处理持续督导机构及人员未勤勉尽责问题和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各上市公司也应积极配合保荐机构持续督导工作,主动接受保荐机构的监督和辅导,对保荐机构指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严格履行对保荐机构的告知义务,积极配合保荐机构持续督导现场核查工作。对未按有关要求配合督导工作或拒不接受督导的上市公司,广东监管局将在辖区进行通报批评,并视情况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创业板推出之后,少数新股上市后业绩快速变脸,甚至出现了临近上市时因投诉举报、虚假披露等重大风险事项中止上市的情况。因此,相关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加码对券商投行的监管力度,以预防潜在风险,保证项目质量。

  事实上,近年来监管层对创业板持续督导的监管可谓层层加码。

  今年上半年,监管层下发了《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保荐机构在持续督导中落实现场核查指引》,在保荐机构内推行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督导工作核查试点。

  根据上述核查指引,保荐机构可通过多种形式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核查,如与有关人员访谈;察看现场,包括主要生产、经营、管理场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等;对有关文件、原始凭证及其他资料进行查阅、记录;走访相关各方,包括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重要供应商或客户、相关证券服务机构等。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信息披露
   第A006版:专 版
   第A007版:要 闻
   第A008版:机 构
   第A009版:资本市场转型·江苏张家港行
   第A010版:市 场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专 题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专 版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专 题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