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0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四季度提前布局 债市明年或迎收获季

2011-10-1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李湉湉

  证券时报记者 李湉湉

  在流动性紧缩、城投债信用风险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前期债市出现暴跌行情。四季度债市能否否极泰来?国投瑞银优化增强债券基金经理李怡文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通胀趋势性见顶回落,流动性若不再大幅紧缩,债市将面临较好的市场环境,四季度更多是为明年行情提前布局,明年或是债市收获的季节。

  李怡文认为,在目前时点上,由于城投债已遭遇投资者大幅抛售,收益率上升到非常高的水平,不再是市场所担忧的最主要问题。城投债的主要风险是流动性风险和估值风险,系统性违约风险并不大,解决城投债问题,关键还需跟踪流动性何时出现逐渐改善的势头。

  李怡文表示,转债市场相对前期而言更为乐观些。在目前价位,采取卖出行为不太可取。从最近走势看,市场对通胀下行已有一定的预期,这在利率产品上已有所反应。按照传导原理,收益率下行应该会从利率产品传导到高评级产品上。目前市场上的可转债,尤其是大盘转债,虽然其收益率比不上纯债,但收益率已处于4%以上甚至5%的较高水平。未来或许有小幅下跌风险,但相比纯债,这种下跌风险可控。李怡文表示,自己的策略是不会卖出,至于什么时候大规模买入还需再观察。

  在李怡文看来,流动性如果不再大幅收紧,债券市场将面临较好的市场环境。她认为通胀出现趋势性下跌的概率正在加大,最近两周大宗商品除了黄金,包括铜、锌、农产品等都在调整,这说明输入型通胀压力正在减弱,将有助于减轻通胀压力。从目前形势来看,未来通胀下行或许会超过之前预期。

  具体到操作策略,李怡文表示,总体来说,会先考虑利率产品,再看信用产品。利率产品最近下降10多个基点,对债券市场今年的行情而言已属理想。在信用产品上会关注高评级、久期相对较长的信用产品,这种产品的空间可能比十年期国债更大一些。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信息披露
   第A006版:专 版
   第A007版:要 闻
   第A008版:机 构
   第A009版:资本市场转型·江苏张家港行
   第A010版:市 场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专 题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专 版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专 题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