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0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空仓难改颓势 多只一对多到期亏损

2011-10-2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木 子

  证券时报记者 木子

  空仓难改颓势,一对多到期大多亏损。证券时报记者昨日获悉,今年以来市场持续低迷,由于前段时间多只一对多身陷清盘泥沼,为了止损,大部分采取了空仓或者低仓位参与的策略,这使得一些到期或者将到期的一对多只有以亏损了结,而这也引发了持有人对一对多“做绝对收益”能力的质疑。

  从本月1日起,监管层取消了“规模200亿才能开展专户业务”的规定,一时间小基金公司踌躇满志,纷纷备战资格申请,动作快的基金公司已经递交了申报材料。一边是小基金公司竞相申请专户资格的火爆,一边是已发一对多大面积亏损的惨淡。一冷一热之间,多位基金公司人士感叹,专户市场好比“围城”,没进来的想来抢这块高附加值的肥肉,进到里面的才知道“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旗下一只一对多本月12日到期,该产品持有人称,买了100万元到账亏了8万元,“盼了一年没想到是这种结果。”上海一家小基金公司(光大保德信)最近有一只2年期的一对多到期,亏损13%。“今年市场不好,尽管去年有一两波行情,综合两年情况来看,还是亏了不少。”该产品的持有人表示,两年前买了这只产品,结果在一年前的大好形势下,该产品居然亏损颇多,基金公司答应更换基金经理,结果两年到期后还是亏损13%。

  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一只一对多下个月到期,截至上周末,其净值为0.932元。“净值最高的时候到过1.1元 ,但止损和斩仓不果断,看来到期必亏无疑了。”深圳一家中型基金公司旗下一产品的最新净值是0.992元,该产品11月24日到期,9月底的时候净值到过1.06元。“快到期了,不求挣多少了,就想给留点利润吧,结果还是破净值了,真想不明白,这么差的行情,怎么还会重仓搏杀?”该一对多持有人说。

  尽管多数一对多到期以亏损了结,但也有全身而退者。广发系一对多中的明星产品广发主题1号在9月25日已到期,最后的净值为1.112元,该产品前期积累了相当大的安全垫,净值增长最多时超过40%。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基 金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公 司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第D037版:信息披露
   第D038版:信息披露
   第D039版:信息披露
   第D040版:信息披露
   第D041版:信息披露
   第D042版:信息披露
   第D043版:信息披露
   第D04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