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0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市场热度“过火” 石墨烯产业化短期无望

2011-10-2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向 南
  石墨烯分子结构 (资料图片)
  吴比较/制表

  证券时报记者 向南

  作为行业专家,研究了一辈子碳材料的沈万慈也觉得石墨烯火得有点过分了。从去年10月初两位英国科学家因为发现石墨烯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石墨烯在中国成为热点词汇,各地科研院所争相研究,企业争相投资,连地方政府也考虑将其产业化。

  沈万慈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至少在十几年内,石墨烯产业化基本无望,“石墨烯的应用还面临很多难题,今后很长时间内还会处在探索阶段”。沈万慈是业内公认的碳材料专家、清华大学退休教授,他同时还是中国非金属矿工业石墨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石墨烯多是微片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方崇卿表示,生产出石墨烯并不困难,石墨烯生产技术是公开的,普通物理化学老师都能将其生产出来,难的是怎么批量化生产。

  厦门凯纳成立于去年5月份,主要产品是石墨烯微片,通常所说石墨烯为单碳层,2个~10个碳层构成称为多层石墨烯,超过10层而其厚度在5纳米~100纳米范围内,则称为石墨烯微片。厦门凯纳在其网站上自称产品可以满足高性能复合材料、显示材料和传感材料等精密电子功能材料以及在超级电容器、电池等新能源材料上的应用,今年2月份和4月份打出招聘广告,招聘研发人员和车间主任等,目前年产能为100吨。

  之所以不生产石墨烯,方崇卿称是跟市场需求有关,“要考虑经济效益”。去年记者曾采访过方崇卿,和那时候的乐观相比,他谨慎了许多。“下游的应用太少了,即使上游拿出来产品,下游也用不上,短期难成规模。”

  目前申请的石墨烯专利很多,在生产方法上,已经有机械剥离法、SiC或金属单晶表面外延生长法、化学氧化剥离法、插层剥离法及化学气相沉积(CVD)法等。中国宝安采用的是“氟化膨胀石墨技术”,厦门凯纳的则是氧化法。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新能源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兆平称他找到新的石墨烯制备技术,这种技术是“国际领先的”,不过他不愿意透露这项技术的原理。泰州巨纳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丁荣介绍,他们开始使用的是金属单晶表面外延生长法,现在则拥有多种不同的制备方法。

  方崇卿表示,产生石墨烯的原理有两个,一种是剥离,另一种是生产,就好比需要直径一寸的木材,一种是从大的木材上切削出来,另一种是种下小树长到一寸那么大。诺贝尔奖获得者使用的即是剥离法,在单晶硅、黄金和铜表面生长出石墨烯的方法,即为生长法。用不同制备方法生产出来的产品,其性能有很大差异。华侨大学陈国华教授表示,即使是单层石墨烯也有很多种,在一些应用领域表现不同。

  科研人员还在就不同生产工艺下石墨烯特性进行摸索。不少申请专利技术的公司已经开始努力实现产业化。除了上述厦门凯纳开始进行车间生产外,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刘兆平称利用他的技术已形成年100吨产能。泰州巨纳董事长丁荣也有意投资兴建百吨生产线。据媒体报道,无锡第六元素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石墨烯项目计划3年内产量达到150吨。上述公司中除利用刘兆平技术的公司成立时间不详外,其余均成立于2010年。

  不过这些投产产品多为多层石墨烯叠加起来的微片,呈粉末状。丁荣称其公司与众不同的是,“我们可以控制石墨烯在10层以内”。去年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有业内透露石墨烯(单层)价格达到每克5000元,丁荣表示,现在已经降到每克2500元~3000元左右。

  目前申请石墨烯制备专利众多,但这些专利只表示可以生产出来石墨烯,或者找到某种方法或技术,至于能否经济有效地生产出石墨烯来则另当别论。

  试验效果低于预期

  资料显示,石墨烯的厚度只有0.335纳米,是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种,非常牢固坚硬;作为单质,它在室温下传递电子的速度比已知所有的导体和半导体都快(石墨烯中电子的迁移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300),石墨烯的特殊原子结构使其具备诸多性能,有可能在储氢、新型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或者燃料电池得到应用。

  即使石墨烯生产工艺问题解决,质量有保证,但在应用上如何保持单片石墨烯的优良性能也有很大难度。沈万慈表示,石墨烯的优良性能是在单层情况下显示出来的,如果要实际应用,将石墨烯做成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材料,就需要将很多片叠加起来,叠加之后的性能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比如一毫米的石墨烯薄片,在热量传递上就递减很多。”

  研究发现石墨烯可以提高某些材料的性能,用作复合材料添加剂。但据沈万慈所了解,当石墨烯作为增强剂放到塑料制品中,性能有所提高,但提高程度并不如预期的大。实际上,石墨烯的排列方式也很难精确控制。

  目前申请的石墨烯专利多为制备方面,即集中在石墨烯生产领域,缺少石墨烯在应用领域中的发现。不过中国宝安申请的专利与应用有关,是在锂离子电池中添加石墨烯以提高性能。

  关于石墨烯在电池材料中的应用,沈万慈所在的清华大学研究团队也有这方面的实验,但实验结果并不理想。“在负极材料中加入石墨烯后,的确可以提高电池性能,但和加入石墨烯的成本相比,性能的提高显得没有经济性。”

  不过泰州巨纳董事长丁荣认为,虽然石墨烯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但只要这种产品在某一方面性能较为优越,就体现了石墨烯的价值。作为产业人士,他对石墨烯产业化持乐观态度,认为5年之内即可走向市场。

  金路集团投资1500万元给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做研发,目的也是为了让其提供石墨烯基透明导电薄膜、三维网络散热材料和动力电池用电极材料及产业化三个方面的产业化可行性报告,并组织相关团队进行产业化及市场开发方面的工作。但沈万慈表示,根据自己对中科院金属所的了解,他们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科研,以发表论文报告为主。

  市场炒作过度

  其实两个英国科学家发现石墨烯是在2004年,之后就有不少科研人员进入这个领域,但直到去年获得诺贝尔奖垂青,石墨烯才被普通人关注,表现最热切的还是资本市场。

  去年国庆节期间科学家因发现石墨烯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股市上就出现一个新群体——石墨烯概念股。市场首先炒作的是带“炭”字的上市公司,因为市场认为炭同石墨烯一样,都是碳元素的不同表现形式,两者接近。中钢吉炭和方大炭素因此首先被挖掘出来。中钢吉炭去年国庆节后8天累计涨幅达73.24%,今年2月份和10月份又两次大幅上涨。中钢吉炭为此发布三次公告,其中两次撇清与石墨烯关系。上个月《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石墨烯概念股借机又涨,近期因为美国科学家在石墨烯领域取得新突破,石墨烯概念股风云再起。

  “尽管都是碳元素,但炭素和石墨烯之间相差甚大,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但这并不阻碍中钢吉炭一波波被热炒,而加入这个石墨烯概念的上市公司也越来越多。中国宝安是第一个公告明确进入石墨烯领域的公司。此后加入石墨烯阵营的还有金路集团,其投资1500万元,资助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进行石墨烯研发。与力合股份间隔三层的第六元素公司也被挖掘出来,成了力合股份利好因素。其他传出与石墨烯有染的还有天富热电、新华锦、博云新材等。

  沈万慈对上市公司向石墨烯领域投资感到不理解。“我认为上市公司应该关注的是产业领域。”在沈万慈看来,石墨烯研究还处在科研阶段,科研院所进行探索是正常现象,而上市公司在此方面投资可能面临很大风险。沈万慈认为,诺贝尔奖是奖励重大发现,但和产业的关系不可能立刻显现,甚至永远无法产业化。他举了碳60的例子,当年碳60被发现,也授予诺贝尔奖,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大规模应用。

  厦门凯纳总经理助理方崇卿表示,公司跟下游很多客户进行交流,研发进程没有当初预料的好。“我自己也炒股,但从来不买石墨烯概念股。”

  四川省有一地方政府向沈万慈询问如何实现石墨烯产业化,沈万慈告诉他们“不要往这里面扔钱”。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基 金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公 司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第D037版:信息披露
   第D038版:信息披露
   第D039版:信息披露
   第D040版:信息披露
   第D041版:信息披露
   第D042版:信息披露
   第D043版:信息披露
   第D04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