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0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读懂三季报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2011-10-2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汤亚平
官兵/漫画

  证券时报记者 汤亚平

  随着三季报渐入披露高峰期,业绩因素再度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在泥沙俱下的杀跌行情中,股价遭遇“业绩杀”或被错杀的个股比比皆是,三季报中未来业绩稳定增长的品种,无疑是后市最安全的投资方向。

  目前市场人士普遍看法是,在大盘处于极度不稳定的情况下,三季报依然是近期最为重要的行情之一。如果是大跌,三季报业绩好的公司就能顶住压力成功收红,而大盘一旦超跌反弹,三季报行情就会被瞬间点燃,成为最火爆的行情之一。

  为什么要读三季报?

  采访中,许多普通投资者都认为,上市公司的半年报和年报在很多方面决定公司股票未来半年甚至一年的走向,大家都比较重视,而对季报一般不以为然。实际上,三季报是承前启后的季度财报,既可以对比半年报解读,又可以预示年报动向。

  具体来说,三季报不仅显示出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数据,更能基本说明各家公司2011年的整体业绩情况,而且不少公司还会同时公布全年的业绩预告。尤其是在目前点位,国内外市场环境不确定性较大,令人无所适从。而三季报则是目前为数不多的确定性信息,因此,无所适从时读三季报,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信奉安全第一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就十分重视研读财报。他一再告诫:“投资人应把自己当成经理人,深入了解企业创造财富的活动。投资人可以从财报解析企业竞争力,或从企业公布的财务数据发现其不合理之处,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这位大师还常常抱怨自己的阅读速度不够快,因为他一年所读财报上千份,约一天三份。至此,我们幡然醒悟,股神之所以成为股神,不是天生的,而是比凡人更勤奋。而且,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面对密密麻麻的数据,普通投资者也没有必要读懂全部个股的财报,但必须认真解读手中已持有或准备持有的公司的财务报告。很多时候,普通投资者习惯走马观花,只是粗略看一下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枯燥的年报,使普通投资者放弃进一步认识的勇气,而是把希望寄托于研究机构及分析师身上,寄望他们帮助自己解读财报,指点迷津。殊不知这种惰性往往误事,由于某些利害关系,券商研究报告中的一处小小修饰,都可能让我们作出错误的判断。如同西方谚语所说,“每朵乌云都镶着金边”。投资者最可信赖的,应该是自己解读财务报告的能力。

  怎样读懂三季报?

  一是总体把握前三季度增长情况。据天相投资统计,截至10月20日,已公布2011年三季报的239家公司,净利润为434.44亿元,较2010年同期上涨36.15%。共有996家公司发布2011年三季报公告及预告,其中主板公司437家,净利润944.42亿元,同比上涨68.62%;中小板公司505家,净利润627.71亿元,同比上涨22.16%;创业板公司54家,净利润29.34亿元,同比上涨27.52%。上述发布2011年三季度报告及预告的996家公司,净利润1601.47亿元,较2010年同期上涨46%。仅从数据看,主板公司增长优于中小板、创业板,表明大公司抗风险能力强。但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可塑性强,政策扶持力度大。

  二是谨慎关注季报超预期个股。目前,上市公司对今年三季报业绩修正的现象较为突出。截至10月17日,两市共有57家公司修正了此前的业绩预期,其中调升业绩预期的有21家。

  投资者除了关注三季度的业绩外,还应放眼全年甚至明年的情况。在当前的宏观背景下,三季报超预期并不意味着四季度会继续超预期,而且判断三季报是否超预期除了要与原来的预期相比,还要与二季度的情况相比,从而合理判断未来的业绩走向。

  三是重视已发布业绩预增公告个股的表现。证券时报数据中心统计显示,在已公布三季度业绩预告的公司中,共有110家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幅100%;有51家第三季度净利润实现环比增长,其中有23家公司环比增长5成以上,占比45.10%。但是,受近期大盘表现持续疲软的影响,这些公司的个股自今年8月以来,仅20多只个股实现了上涨。然而在这110只个股中,仍有40多只个股跌幅超过了大盘同期跌幅。

  四是警惕三季报业绩地雷。随着三季报披露逐渐增多,业绩对上市公司股价产生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本周四,英威腾、东山精密、凯乐科技、上柴股份、沈阳机床等5家披露了三季报的公司集体跌停。投资者应警惕“变脸”公司遭遇“业绩杀”。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有36家公司下调了业绩预期,并导致股价的重挫。

  五是透过三季报看清主力动向。从已披露三季报前10大流通股东机构持股情况看,113只个股出现机构身影,持仓动向显示,新进8只,增持54只,减持48只。基金、券商、社保、集合理财、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机构均现身于三季报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统计发现,至少有22家公司股东户数出现了环比下降,其中有7家公司的股东户数下降了10%以上,这说明在三季度这些股票的筹码集中度会大幅提高,四季度会有拉升的潜力。

  如何依据三季报进行布局?

  三季报必须要读,而且要读懂。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依据三季报进行投资布局。

  其一,短线关注业绩超预期的被错杀个股。近期,分析师调升了13家公司的业绩预期,其中包括4家石化企业、2家服装纺织企业,且它们的业绩超预期均因主业的提振。业绩向上修正是一个突发的利好,往往能吸引资金的积极参与。尤其在弱市之中,更能吸引游资的炒作,从而在短线走出大行情。不过,对这类行情的把握,时机很重要,追高也会冒很大的风险。

  其二,中线从三季报中布局年报行情。应关注未来景气回升、三季度业绩预增的超跌成长股。每年四季度都是机构选择那些年报有高送转预期成长股的时候,建议逢低关注产业政策提振景气度、政府采购订单充足的三季度业绩预增股,以及新兴产业中的潜力股。

  其三,长线投资逢低布局低估值周期股。地产、汽车两大支柱类消费行业的景气度下行,拖累了一批公司和周期行业。从投资逻辑分析,这两大支柱类消费行业为代表的低估值、强周期行业的表现,已较充分反映了所有利空预期,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拉动内需消费的成效。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公 司
   第A004版:专 题
   第A005版:百姓头条
   第A006版:调 查
   第A007版:博客江湖
   第A008版:财 技
   第A009版:热 线
   第A010版:股 吧
   第A011版:故 事
   第A012版:行 情
   第A013版:行 情
   第A014版:行 情
   第A015版:行 情
   第A016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第B037版:信息披露
   第B038版:信息披露
   第B039版:信息披露
   第B040版:信息披露
   第B041版:信息披露
   第B042版:信息披露
   第B043版:信息披露
   第B04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