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杨言投行 PE行业两年内洗牌是大概率事件 2011-10-2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杨 冬
证券时报记者 杨冬 PE(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风光无比的表象难掩其颓败的先兆。 一方面,随着近期部分地区民间借贷市场资金链的断裂,LP(有限合伙人)市场“钱多人傻”的好时光已一去不复返。个别PE为了“找钱”甚至逐渐趋于传销化,典型的案例如近期被媒体曝光的河北玄元基金传销式融资案。 另一方面,由于不计成本地哄抢项目,加之目前IPO发行节奏较此前有所放缓,整个PE行业的投资收益规模正迅速萎缩。这对于目前国内可统计的2000多家PE机构将带来较大冲击。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加上那些披着实业公司、投资公司、咨询公司等各种外衣的PE机构,业内人士预计国内整个PE行业或有上万家从事PE投资的机构,其中有相当部分机构于2006年、2007年成立。 这里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大部分PE基金的存续期为7年,如果未来两年内PE行业的投资收益继续萎缩,那么届时存续到期的PE机构该如何兑现对LP们的高回报率承诺呢?不过,对于中国的PE从业者而言,虽然偶尔会对此感到惶恐,但却绝不至于会过度担忧,因为其中相当部分的从业者并没有打算在这个行当干多久。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PE靠什么拿项目。众所周知,目前整个Pre-IPO(投资于企业上市前)市场可谓是“僧多粥少”,加之在“快钱效应”带动下部分VC、天使投资者转战Pre-IPO市场,市场竞争可谓异常激烈。对于质地优良的拟上市企业而言,可选择的PE投资机构用“过江之鲫”来形容并不夸张。 那么拟上市企业该如何选择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选择对自身上市有帮助的PE机构。从企业角度出发,PE机构对自身上市进程的帮助无非有两方面:一是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资源,比如渠道或客户、品牌影响、先进的管理理念等;二是能够帮助企业建立某种人脉关系,有利于扫清上市进程中的非经营性障碍,比如一家PE机构与企业所在地政府拥有良好的关系,那么企业的环保核查、税务核查等问题都有可能容易解决。但目前国内PE行业的现状是,前者太少,后者却太多。 太多的PE机构迷信并致力于通过帮助企业建立某种人脉关系以拿到项目,目前的PE行业中权力寻租者不少。值得警惕的是,这些寻租者本身就具备权力背景,PE只不过是他们贴现权力的最便捷通道,赚快钱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这是PE行业游戏规则的结构性缺失,那些寻租者破坏了游戏规则进而导致行业秩序混乱,当有一天他们离开时,中国PE行业或许才能真正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寻租者对于利润非常敏感,如果未来两年PE行业投资收益规模继续萎缩,行业利润率继续下滑,他们可能是第一个离开者,同时转向更加暴利的市场。 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一下PE机构的风险控制问题。在目前Pre-IPO项目稀缺的环境下,相当一部分PE机构为了争抢项目而将风险抛诸脑后。客观地说,这些PE并非看不到隐藏着的风险,而是在大致粗略地权衡机会成本后拿着投资人的钱去冒险。毫无疑问,这种冒险缺乏理性,因为在目前经济放缓环境下,企业盈利预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当一家PE机构在接触项目仅短短数月之后就落下棋子是一项十分危险的举动。可悲的是,目前相当一部分PE机构都在这么干,而且得心应手。 即使就那些天使投资者、VC等项目前端投资机构而言,风险控制理念的缺失程度亦令人惊讶。海外PE市场流传着一个“投资的18条军规”的法则,这个法则要求投资人需保持冷静缜密的头脑,必须对企业的技术准入门槛、法律环境、行业竞争环境、税务环境、环保风险、政策环境、高管团队素质等等方面予以全面深入的尽职调查。尽管国内的风险投资行业也熟知该法则,但真正深入执行的却寥寥无几。国内不少风险投资经理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了看商业计划书、听企业路演以及频繁参加各类融资论坛上,却很少有时间全面深入地长期观察一个企业的成长,多数只是在简单的短期尽职调查后就轻易做出判断。 未来两年内,国内企业整体盈利水平的波动可能会让这些PE机构为此前的轻率付出代价,这些PE机构不但是LP们抛弃的对象,也将是市场淘汰的对象。 本版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