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1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指数基金投资把握简单透明原则

2011-11-1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张 昊

  指数基金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美国面世时,共同基金业已发展了数十年之久。市场上主动基金数量繁多,但大多数业绩并不稳定,简单、透明的指数基金便因此获得青睐。

  指数投资的本质和精髓在“简单透明”四个字。固定地选择某一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几只股票,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被投资者理解的指数构成方式。从全球市场来看,主流市场的宽基指数往往都具有固定的成分股数量。最为投资者熟悉的标普500、纳斯达克100等指数都属于这一范畴。国内A股市场上也能看到沪深300、上证180、上证50、深证300、深证100等类似指数。选择全市场指数时,首要标准是看该指数对全市场的代表性。然而,如果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些指数都属于静态指数。

  世界三大指数公司之一的MSCI公司自1996年开始另辟蹊径,开发了一系列动态增长的全市场指数,这种指数不固定成分股的数目,但稳定地覆盖目标市场85%的股票流通市值,成分股范围动态调整。这种自我增长机制独辟蹊径,充分包涵了未来的成长空间,能够跟随市场的自然增长而同步调整,始终保持对全市场的理想代表性。其中也包括覆盖A股市场85%流通市值的MSCI中国A股指数。

  另一类一目了然的指数是行业指数。市场要经历经济周期的变化,不同的行业往往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因此专业投资者乐于使用行业指数基金把握各行业的阶段性行情。这也是行业指数在近15年内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此外,近年来还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主题和策略类指数。判断这些指数是否适合投资的标准依然是逻辑的简单和清晰。

  投资者在进行指数投资和指数基金选择时,除了全市场指数外,由于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在行业和规模的特征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其各自的代表指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体现出不同的增长轨迹。投资者可根据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有选择地进行相应的投资。  (作者系华安基金被动投资部高级金融分析师)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公 司
   第A006版:综 合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市 场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投资家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行 情
   第C003版:数 据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