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1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我曜理财TitlePh

抛弃收益低于5%的银行理财产品

2011-11-1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唐曜华

  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

  5%的收益率已成为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时的心理线。事实上,在今年资金面紧张、银行揽存压力大的环境下,理财产品要实现上述收益率并不难。因此,投资者大可抛弃年化收益率低于5%的产品。

  此前,2月份、6月份左右短期拆借利率大涨曾造就了不少高收益的短期限银行理财产品。目前短期同业拆借利率虽然有所回落,但3个月以上期限的同业拆借利率并不低。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走势显示,目前3个月期限同业拆借利率在各期限中最高,昨日该利率为5.6558%;6个月期限同业拆借利率10月份以来不断攀升,昨日该利率为5.4667%。此外,期限为2周、1个月的Shibor利率通常在月末也能达到5%以上,甚至接近6%。

  随着年底资金面趋紧,银行若对其他投资工具的表现不太乐观,那将理财资金存放在银行同业就可获得不菲收益。近期不少银行理财产品纷纷将同业存款纳入投资范围,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甚至规定了比例不低的资金投资于银行存款。广东发展银行11月1日起息的一款理财产品“薪加薪13号”,就约定将65%的资金投资于银行存款。11月1日,3个月期限Shibor利率为5.7693%,如果广发行上述理财产品所投资的该笔同业存款的利率在Shibor利率基础上加点的话,6%左右的收益就能唾手可得。

  除了投资同业存款和同业拆借外,投资短期融资券等其他金融工具亦能轻松获得5%的收益。发行主体评级达到AAA的企业发行的短期融资券票面利率目前大多超过5%。评级略低的AA+企业所发行的短期融资券票面利率则达到6%左右。近期债市回暖,投资债市二级市场亦可获得不低收益。

  今年6月、7月同业拆借利率大涨时,实现7%、8%的年化投资收益率不足为奇。但最后获得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却只是少数。这是因为银行通常按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向投资者支付投资收益,超出预期收益率的部分可能以管理费用等形式进入了银行的腰包。

  因此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不要被银行复杂的描述迷惑了,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大多数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只要不投资基金、股票和房地产信贷等,风险程度就相差不大。如此一来,比较收益率高低之后再购买也不迟。

  一般来说,选择月末购买短期限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相对会高一些。持有外币的投资者直接将资金存于外资行所获得的收益,甚至可能高于购买外币理财产品的收益,因为今年年底之前外资行外币存款利率普遍比较高。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综 合
   第A008版:基 金
   第A009版:专 题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A013版:信息披露
   第A014版:信息披露
   第A015版:信息披露
   第A016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综 合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