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1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分红新政获共鸣 市场情绪“晴转阴”

55.71%的被调查者认为,现金分红新政有助于吸引长线资金入市

2011-11-19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谢祖平
  一、您在选股时是否关注上市公司的股息派发情况?
  二、您更看重以下哪种分红方式?
  三、您认为现金分红新政的实施能否吸引长线资金入市?
  四、您认为A股能否摆脱外围股市拖累,走出独立行情?
  五、您认为本轮反弹是否已经结束?

  本周,上证指数一度强势上行,但随后在前期高点2536点附近止步,并出现显著的调整。近期管理层表态将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此举对A股长期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那么,投资者如何看待上市公司分红以及后市行情呢?

  本周联合调查,分别从“您在选股时是否关注上市公司的股息派发情况?”、“您更看重以下哪种分红方式?”、“您认为现金分红新政的实施能否吸引长线资金入市?”、“您认为A股能否摆脱外围股市拖累,走出独立行情?”和“您认为本轮反弹是否已经结束?”5个方面展开,调查合计收到1077张有效投票。

  现金分红更受关注

  观察A股历年来的走势,除持续炒作上市公司重组外,每年年初及年中,在上市公司公布上一年度年报以及本年度半年报前或多或少都会展开一轮分红行情。一些具有送转题材的公司股价也随之强势上扬,显然上市公司的分红政策对投资者收益会产生显著影响。

  关于“您在选股时是否关注上市公司的股息派发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关注”、“不关注”和“说不清”的投票数分别为698票、300票和79票,所占投票比例分别为64.81%、27.86%和7.34%。从该项调查结果上看,接近三分之二的投资者明确表示关注上市公司的股息派发情况。

  不过,关于“您更看重以下哪种分红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派现金”、“送股”和“说不清”的投票数分别为586票、416票和75票,所占投票比例分别为54.41%、38.63%和6.96%。该项调查中,超过5成的投资者更看重派现金,而非送红股。

  就这两种分红方式来说,派现将直接减少上市公司货币资金,而送股则使得总股本发生变动而货币资金仅在税收方面出现轻微变化。反映到A股市场上,历年以来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规模较小。多数公司都热衷采取送红股的方式,即不对上市公司资金形成影响,同时又可配合二级市场股价的运作,提高上市公司总市值。但是,在股价表现上,派现金对股价的影响程度远低于送红股。

  分红政策有待完善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金额从3423亿元提高到5006亿元,但现金分红总额占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的比重却从42%降到30%。而且分红主要集中在具有垄断特征的大型国企中,部分上市公司股息率超过定期存款利率。与此同时,两市也有173家上市公司10年未派发现金红利。

  数据还显示,A股市场20余年来累计融资约4.3万亿元,但剔除上市公司大股东之外,普通投资者所能享受的现金红利仅有0.5万亿元左右,融资和分红总额显著失衡。这也使得A股投资者更多地追求价差收益,缺乏长期投资的理念。那么,现金分红新政能否吸引长线资金入市呢?

  关于“您认为现金分红新政的实施能否吸引长线资金入市?”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能”、“不能”和“说不清”的投票数分别为600票、321票和156票,所占投票比例分别为55.71%、29.81%和14.48%。不难看出,认为现金分红新政将会吸引长线资金入市的投资者占上风,投资者对于现金分红新政的预期偏乐观。

  然而,从过去的情况来看,虽然公开增发及配股设定了连续3年分红的门槛,但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融资却有效避开了分红要求的限制。自2005年股改以来,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募资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主流。显然,若要强制上市公司分红,还需在诸如非公开发行等方面设定必要的门槛,否则新政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也就难以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

  市场情绪“晴转阴”

  近期欧美股指在经过上周的反弹之后,欧债的担忧再度升温,西班牙和法国国债收益率上升,而市场对美国国会无法就减赤方案达成一致担心情绪加重,引发欧美及亚太主要股指出现调整。面对着久拖不决的欧美债务危机,A股能否独善其身呢?

  关于“您认为A股能否摆脱外围股市拖累,走出独立行情?”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能”、“不能”和“说不清”的投票数分别为430票、515票和132票,所占投票比例分别为39.93%、47.82%和12.26%。从调查结果上看,投资者在判断上有较大的分歧。

  不过根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受欧债问题等因素影响,国内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受阻。10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大幅回落,欧债问题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并间接作用于A股市场。从这方面看,我们认为,A股摆脱外围股市的可能性不大。

  本周上证指数触及2534点后出现快速回落,这是否意味着反弹的结束呢?

  关于“您认为本轮反弹是否已经结束?”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是”、“不是”和“说不清”的投票数分别为382票、594票和101票,所占投票比例分别为35.47%、55.15%和9.38%。从中可以发现,谨慎的投资者比重有所加大,但多数投资者对于后市仍保持相对乐观的判断,认为调整不过是插曲,短线调整不改变市场反弹的格局。

  降低仓位形势紧迫

  从技术形态上看,上证指数在11月4日创出2536点阶段反弹新高之后,股指始终未能向上突破该区域。同时,今年年内以来的两个阶段高点3067和2821所形成的趋势线,以及年内两低点2661和2610所形成的趋势线在2545点附近交汇,股指迟迟未能向上突破,以至于再度转入弱市。而11月14日的大幅上扬正好完成调整前的回抽动作,伴随着上证指数11月16日下穿2510点,宣告阶段性反弹已告一段落。

  在此背景下,投资者的思维和操作方式都应作出相应调整。首先应避免追涨,并借反弹逐步减仓,尤其是仓重的投资者更应适当降低仓位。其次,由于11月17日创业板个股盘中一度出现大幅上扬,表明前期炒作的资金未能全身而退,投资者也可趁游资自救之际,降低持仓风险。

  (作者系大智慧分析师)

  数据来源:大智慧投票箱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公 司
   第A004版:创业·资本
   第A005版:百姓头条
   第A006版:调 查
   第A007版:博客江湖
   第A008版:热 线
   第A009版:悦 读
   第A010版:股 吧
   第A011版:故 事
   第A012版:财 技
   第A013版:行 情
   第A014版:行 情
   第A015版:行 情
   第A016版:行 情
   第A017版:行 情
   第A018版:信息披露
   第A019版:信息披露
   第A020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