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1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破专户理财困局须三管齐下

2011-11-28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张哲 杜志鑫

  ◎很多公司专户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还是和公募基金一样,没有发挥出专户的优势和特点。公募基金经理想要获得的是相对收益,而专户投资经理则要获得绝对收益,因此,在现金管理和仓位控制上,专户应该有别于公募基金。

  ◎目前国内专户经理可以选择的投资工具还比较单一,需要不断拓宽投资范围,运用更多的投资工具和策略。

  ◎目前公募基金已引入了适应性销售规则,专户同样也需要为合适的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

    

  证券时报记者 张哲 杜志鑫

  尽管目前来看专户业务发展遭遇挫折,但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基金行业人士都对专户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认为在中国针对富人的理财产品选择相对较少、客户风险偏好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专户理财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不过,在度过寒冬迎来下一个春天之前,国内基金专户仍须在投资理念、投资范围、产品定位三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

  投资理念须改进——

  跳出公募思维定式

  经过近四年的发展,除了一小部分基金公司专户发展比较理想外,很多公司的专户还是“靠天吃饭”,如果没有大牛市行情,专户难以获得理想的收益。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很多公司专户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还是和公募基金一样,没有发挥出专户的优势和特点。

  大摩华鑫基金专户副总监王建立认为,公募基金经理想要获得的是相对收益,而专户投资经理则要获得绝对收益,因此,在现金管理和仓位控制上,专户应该有别于公募基金。

  南方基金专户投资部总监吕一凡表示,专户要善于寻找市场的缺陷,例如,那些市场定价错误的品种就有可能带来绝对收益。吕一凡举例说:“9月底,石化转债下跌到底部后,除了转股价值,石化转债本身年化收益率也在5%左右,当时石化转债定价明显出现了错误;在股市下跌的时候,很多封闭债基也应声下跌,折价率一度超过10%,这么高的折价率明显也是定价错误。此外,在定向增发出台正式规定之前,一些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价格打六折、七折,相比现在的九折,当时的定价明显也是错误的。”

  还有专户投资经理表示,目前很多基金公司的专户投资部和公募基金是共用一个投研平台,再加上很多专户投资经理又是从公募基金抽调过来,他们的理念和方法都和公募基金相似。在这种情况下,专户还要收取20%的业绩提成就有待商榷。从过去两三年运行的情况看,大多数公司的专户并没有显示出比公募更为明显的优势。因此,专户在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上必须有别于公募基金。

  投资范围须扩展——

  充分运用新的投资工具

  虽然目前融资融券、股指期货业务已开闸,但是基金专户在这些新投资工具的使用上仍然比较少。

  国泰基金财富管理中心投资总监张则斌表示:“专户投资范围还可以逐步有条件放宽,比如除了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类PE也可以适当参与。”不过,海富通基金专户理财部总经理李峻认为,新的专户管理办法降低了门槛,专户投资范围也放宽了,股指期货套保套利、商品期货以后都可以参与,但是相关人才尤其是做商品期货的人才还是短板。

  兴业全球副总经理徐天舒认为,从投资工具来说,目前国内专户经理可以选择的投资工具还比较单一,需要不断拓宽投资范围,运用更多的投资工具和策略,比如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纸黄金等,进而提供更多样化的专户产品。事实上,多策略理财专户目前已经成为美国专户理财的基本类型,其特点就在于把许多在不同领域有所建树的投资管理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提供比单一账户更多样化的组合。

  一位交通银行的理财师表示:“一对多需要引入做空机制。目前一对多已有创新,包括定增、对冲套利等,但中性策略的对冲套利也没有体现出应有的绝对收益。对于空头而言,熊市就是大牛市,但遗憾的是目前专户没有提供这种选择。”

  产品定位须精准——

  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

  目前公募基金已引入了适应性销售规则,专户同样也需要为合适的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

  吕一凡表示,专户理财产品和客户存在不匹配的问题,比如,假设专户产品买入了成长股,在未来10年这些成长股可能会有5倍的涨幅,但是中间肯定会有波动,而许多客户并不能以稳定心态面对这种波动,那么,这类产品显然就不适合这类客户。

  徐天舒也表示,从这几年的操作经验来看,专户业务最大的不幸就是把产品推荐给了不该推荐的客户,激进型的投资者买了偏绝对收益类型的产品,一定会觉得产品净值增长太慢;而保守型的投资者买了类公募基金类型的产品,又会对短期内的损失无法接受。目前,一对一的客户一般由基金公司自己开发维护,沟通相对比较顺畅,一对多客户主要通过银行、券商等销售渠道,沟通的有效性就要打个问号,基金公司在这方面需要多下功夫。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专 题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广 告
   第A005版:要 闻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环 球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市 场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专 题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数 据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