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1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记者观察TitlePh

表外理财过度创新蕴藏风险

2011-11-28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唐曜华

  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

  理财产品创新层出不穷推动了理财产品的繁荣发展,然而为了绕开监管限制而过度创新的做法,蕴藏的风险不容小觑。

  今年以来,为了绕开银信合作的限制,银行曾对理财产品进行了诸多创新,比如受让信托计划受益权、委托贷款等,但在今年7月份被监管部门界定为违规并要求银行自查。然而这并没有影响银行“创新”的热情,为了绕开监管限制或者为了某项指标达标而进行的表外腾挪现象仍层出不穷。

  此类所谓创新会导致统计数据失真,对监管部门的决策带来干扰。月度存款数据的大幅波动就是很好的例证。然而在存款负利率、派生存款减少的环境下,尚未放开的存款利率难以留住有保值冲动的大量存款,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理财产品将这些存款甚至更多存款吸附在银行体系。但是,银行若是为了吸引更多存款而发行名为理财产品、实为高利率吸储工具的理财产品,则就偏离了投资理财的正常轨道,陷入了高息揽储的境地。

  上述做法一方面将抬高银行负债成本;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而为了让贷款出表、藏匿贷款规模的创新则隐藏了一部分贷款规模,进而影响了信贷紧缩的调控效果。如果通过各种方式出表的贷款资金最终投向了房地产等高风险行业,那么给相关理财产品带来的风险将更大。

  具体而言,资产池类的投资运作方式降低了理财产品的透明度,即每一款理财产品资金的具体投向在理财产品资金入池以后难以跟踪和区分,一旦某项投资发生风险可能波及多款产品,期限错配若遭遇流动性风险后果亦不堪设想。单只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更是难以度量。由于银行对资产池的运作情况披露较少,谁来监督银行如此庞大的资产池的资金的投资运作情况则是个难题。此外,如果资金投向贷款类资产,将带来难以确认银信合作规模的难题。

  将信托计划在银行自营资金和代客理财资金之间倒腾,虽然能规避银信合作的监管限制,但是混为一谈容易互相传导风险,没有做到对自营资金和代客理财资金进行有效的风险隔离。一旦发生风险亦可能传导给银行自身。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专 题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广 告
   第A005版:要 闻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环 球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市 场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专 题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数 据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