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2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建言资本市场 基金剑指四大问题

2011-12-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杜志鑫

  应该积极推动整个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让价值投资有存在的基础和土壤、环境。必须落实退市制度、完善新股定价机制、提高重组门槛和鼓励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比例,这些也是价值投资、长期投资不可缺少的基础。

    

  证券时报记者 杜志鑫

  “应该积极推动整个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让价值投资有存在的基础和土壤、环境。”在证券时报记者的采访中,多位基金公司高管对这一问题表现了极大的关注。

  从2001年9月第一只开放式基金设立到2011年11月底,上证指数10年多时间仅上涨了29.11%,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约3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期上涨了约30%,上证国债指数2003年初发布以来的上涨收益率超过30%。A股基础市场怎么了?

  多位基金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必须落实退市制度、完善新股定价机制、提高重组门槛和强制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比例,这些也是价值投资、长期投资不可缺少的基础。

  1、强化退市机制

  提高重组门槛

  在采访中,无论是基金公司总经理,还是投资总监、基金经理、研究员,普遍提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退市制度的问题。

  深圳一基金公司资深基金经理表示,现在市场喜欢炒作垃圾股重组股,不管阿猫阿狗,投资者都去炒作,虽然饱受诟病,但这样投机能赚到钱,大家也都认为越是有风险越赚钱,结果是,市场投机气氛越来越浓。

  信达澳银投资总监王战强也表示,现在股市中的某些现象令人困惑,借壳上市、重组等大行其道,无论机构还是散户都愿意买重组股垃圾股,只要不退市,即使被套住了,过一两年可能被借壳,乌鸡变凤凰就能赚大钱,这种环境下,投资者当然不会去寻找价值,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肯定被边缘化。

  知名投资人但斌讲了一个故事:一基金公司前投资总监给太太推荐招行、万科等股票,太太没听他的,买了ST股与重组股,结果比他这个专业人士赚得还多。但斌感慨,“这就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搞重组似乎没什么风险,总会有好结果。”

  南方一大基金公司总经理直言:“基础市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退市,差公司、垃圾公司如果不退市,二级市场炒作的风气就不会收敛,因此,落实退市机制是第一件要做的事情。”

  易方达总裁助理、首席投资官陈志民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20年,A股市场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是没有建立真正的退市制度,重组的成本也低于首次公开募股(IPO),于是各路投资者都参与到借壳重组的投机浪潮中。

  “无论这些公司亏损多么严重,迟早会重组,借壳变成了永恒的主题,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基金对如此高的收益很难不动心。”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说。

  对于借壳重组,陈志民建议:一是强化退市特别是创业板退市机制;二是严审借壳上市,借壳上市应完全按IPO标准执行;三是强制信息披露,一旦重组股票有异动,需要把异动的营业部披露出来。

  但斌呼吁,“应加快落实退市机制,有进有出市场才能健康发展,中国证券市场的新文化也有望重新建立。”

  2、完善新股发行机制

  挤压IPO泡沫

  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加速上市,但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在市场化发行和市场化定价条件下,中小公司IPO的市盈率达到60倍、70倍,降低了这些公司二级市场的投资价值,基金身处其中,也是一肚子的苦水。基金经理们普遍认为,现行的新股发行体制必须进行改革。

  广发基金副总经理朱平表示,A股市场流行炒新,新股发行不愁,发行价当然可以抬高,但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就惨了。从总体上来看,A股市场大部分新股上市第一年都会下跌,说明新股定价还是太高。

  南方一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表示:“现在一级市场获取了所有的利润,有的新股IPO市盈率达70倍,已经有相当的泡沫,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并不能做空只能做多,在这种情况下,基本没有投资机会”。另外一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调侃说:“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其实跟捡垃圾差不多。”

  陈志民表示,IPO市场化发行、市场化定价是大趋势,不可能退回到过去行政管理的老路上去,因此,挤压IPO泡沫最重要的是对当前的询价制度进行改革。

  上海某老十家公司副总经理认为,IPO定价过高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的基础定价比较高,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可以通过增加供给来挤压IPO泡沫。

  深圳一位资深基金经理也表示,现在新股发行价过高,与上市审批制有关系,对于市场而言,新股是稀缺资源,于是各路资金都在追捧新股,但是如果进行注册制,新股将不再是稀缺资源,那么新股泡沫就不会那么大。

  陈志民建议,挤压IPO的泡沫,只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现在敢给中小公司高估值,就是认为这些公司不会退市,没有风险,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仍要坚持完善退市制度。

  从技术层面来讲,陈志民认为现在询价对象太多,多达上百家,其实并不需要这么多,几家就够了,在国外IPO询价时就只有几家机构,机构中签率很高,机构拿得比较多,报价就会比较谨慎;其次,可以考虑上市三个月之内不锁定,通过增加供给,限制IPO泡沫。

  华夏基金副总经理王亚伟也曾建议扩大中小公司IPO数量,批量发行,通过增加供给减少IPO的泡沫。

  3、规范再融资

  提高中小股东话语权

  再融资屡屡在A股市场掀起波澜,基金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从数量上来看,近两年再融资的金额甚至超过了IPO的金额。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A股发行新股347家,融资金额为4883亿元;而2010年全年184家公司再融资金额高达5317亿元。今年前9个月,IPO融资额为2305.36亿,而上市公司的增发募资就达到3369亿元。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认为,A股市场的再融资泛滥,与现在很多国企高管没有股权有关系,在现有体制下,不管公司股价涨跌多少,国企高管都是拿固定年薪,股价涨跌和他们的薪水没关系,所以国企高管更关心政绩,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再融资把公司做大做强,而不关心股价和股东回报。

  如何破解再融资的顽疾?陈志民认为,IPO可以多些市场化,再融资则可以增加一些行政管制色彩,限制毫无节制的再融资。

  陈志民表示,中国是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缺乏股权文化。对再融资可以考虑设置一些门槛,比如分红没有达到要求或者连续亏损的公司以及遭到交易所谴责的公司,就限制它再融资。

  另外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则表示,目前A股市场的再融资模式比较单一,定向增发、公开增发是主要模式,但是国外的再融资形式非常多样,比如在美国,巴菲特投资通用和高盛都是通过优先股来进行的,除了每年有分红要求之外,上市公司也可以选择在一定的价位回购这部分再融资股份。

  虽然在股改和关联交易的问题上,大股东需要回避表决,但是在并购、融资等问题上,中小股东并没有多大话语权。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表示,目前在并购、融资等方面,一般是大股东提出议案,然后交给董事会审议,再经由股东会表决,在很大程度上,董事会的意见其实就是大股东的意见。因此,大股东的提案肯定对自己有利,股东大会也是大股东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小股东利益就没有保障。他建议,但凡并购和再融资,只要可能对中小股东不利的事情,大股东应该回避表决,交由中小股东来表决,增加中小股东的话语权。

  4、强调分红

  培育合理的投资文化

  困扰A股市场多年的问题是重融资、轻回报,分红少、股息率低是一个普遍现象。数据显示,A股市场有的铁公鸡近10年来更是一毛不拔。

  对比海外市场,我国A股市场股息率偏低。深交所博士后工作站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度中国股市整体股息水平为0.55%,沪深300指数的股息率为1.06%,道琼斯中国88指数的股息率为1.56%。据道琼斯公司统计,2010年度道琼斯各国市场指数股息率为2.49%,美国为1.5%、英国为2.73%、日本为1.67%、中国台湾地区为2.27%、中国香港为2.35%。

  而在A股市场,少数的优质公司产生了绝大多数股利,2010年度10%的公司支付的股利占全市场股利总额的90%。统计还显示,在最近10年,有84家公司从未分过红,占所有上市公司的比例为3.81%;另有57家公司分红次数为1次,占所有上市公司的比例为2.59%。

  深圳一位从业十多年的资深基金经理表示:“2008年后,全流通时代到来,现在A股流通市值近20万亿元,偏股型基金的持股市值占流通股比例下降到7%、8%,基金要想靠博差价获得利润已经变得不现实,分红问题越来越受到基金关注。”

  王战强表示,分红其实是给投资者一个持有的理由。“监管层近期提出了鼓励分红的措施,我们非常赞同,监管措施正在从投资者的角度来关心市场,这个变化值得期待。”

  上述资深基金经理认为,鼓励分红是一件大好事,一些蓝筹公司的分红比例应该占其盈利的30%至40%,这样,将大大提高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

  深圳另外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对于港口、高速公路以及其他缺乏成长性的蓝筹公司来说,都应该提高分红比例,一旦这类公司提高了分红,它们的投资价值就可显现出来。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8版 )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专 版
   第A005版:第9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
   第A006版:第9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环 球
   第A009版:舆 情
   第A010版:专 题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专 版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T001版:T叠特刊:基金突围
   第T002版:基金突围之引言
   第T003版:基金突围之高管调查
   第T004版:基金突围之[总]而言之
   第T005版:基金突围之公司治理
   第T006版:基金突围之基础市场
   第T007版:基金突围之理财市场
   第T008版:基金突围之产品创新
   第T009版:基金突围之基金投资
   第T010版:基金突围之销售
   第T011版:基金突围之客户体验
   第T012版:基金突围之人才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