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2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朱宏任:企业融资应该“门当户对”

2011-12-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杨丽花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朱宏任

  证券时报记者 杨丽花

  在昨天举办的第九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有效解决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建立完善针对不同层次中小企业特点的多层次融资体系。

  近年来,中型企业融资环境已经有所改善,但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朱宏任认为,主要的症结在于目前以服务大中型企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这导致了资金供给与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资金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和错位,缺乏与中、小、微不同层次企业需求特点相匹配的融资服务体系。

  朱宏任认为,企业融资应该“门当户对”:企业划分中有大、中、小、微型企业,金融组织体系也要相应匹配大、中、小型金融机构,并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匹配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针对目前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问题,除了要落实好已有的中小企业支持政策、保障各项已出台政策发挥出预期效果外,朱宏任建议在四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制度建设,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得到银行信贷服务。同时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门槛,大力发展专业服务小微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二是创新业务,拓宽渠道,构建多元化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尤其是倡导各类初创型企业通过创业投资机构获得天使基金和私募基金等实现融资,继续引导和发挥融资租赁、典当、信托等机构在小型、微型企业短、小、频、急融资需求中的积极作用。三是要正视民间借贷存在的合理性,推动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发展,明确民间借贷政策界限,建立起民间资本和金融服务的相互传导、相互补充的长效机制,切实防范民间资本可能引发的风险,同时发挥其在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的积极作用。四是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引导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融资能力。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8版 )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专 版
   第A005版:第9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
   第A006版:第9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环 球
   第A009版:舆 情
   第A010版:专 题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专 版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T001版:T叠特刊:基金突围
   第T002版:基金突围之引言
   第T003版:基金突围之高管调查
   第T004版:基金突围之[总]而言之
   第T005版:基金突围之公司治理
   第T006版:基金突围之基础市场
   第T007版:基金突围之理财市场
   第T008版:基金突围之产品创新
   第T009版:基金突围之基金投资
   第T010版:基金突围之销售
   第T011版:基金突围之客户体验
   第T012版:基金突围之人才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