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2月3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指数基金助力基金业做大规模

2011-12-03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陈春雨 刘明

  见习记者 陈春雨 证券时报记者 刘明

  在昨日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上,道富环球投资管理公司资深董事总经理李婷与华夏基金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滕天鸣等多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指数化产品正迅速成为全球投资者的基本投资工具,指数化产品已经成为基金公司做大规模的重要品种。

  李婷表示,金融危机后,投资者对被动型投资产品更为青睐。今年来,全球共同基金资金流出达到23000亿美元,而ETF规模在不断增长,产生了1000多亿美元的净流入。

  她认为,ETF快速增长的原因有三个:投资效率高、费用低以及监管到位。从全球角度来看,美国依然是ETF发展最快的地区,规模接近1万亿美元,亚洲仅有0.1万亿美元, 这也意味着亚洲特别是中国ETF发展潜力巨大。过去4年间中国ETF资产几乎翻了一倍,从2008年不到2000亿元,至今已经接近4000亿元。

  滕天鸣表示,2008年以后,在基金业整体规模缩水的情况下,指数基金规模持续增长,占比迅速上升。截至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共有指数基金131只,占全部基金规模的比例为14.71%。2008年以后尤其是2009年的局部反弹,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在竞争指数基金的市场份额。

  滕天鸣认为,在美国,机构投资者是整个共同基金主要的推动力,如401K、捐赠基金、保险等,而机构恰恰是最在乎费率和透明度的投资者。在401K的统计里,投资于股票型共同基金的部分,有76%投资于费用低于1%的基金,费用低于1%的基金绝大多数是指数类和准指数类的产品。而中国在机构投资者这一块是缺失的,也是未来的发展重点,目前国内已经在呼吁建立中国版的401K计划,这也将有利于指数基金的发展,助推基金规模扩大。

  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看,华宝兴业基金公司总经理裴长江认为,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成熟度与有效性不断提高,会有很多主动投资的基金经理战胜不了指数。不过,指数基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王军辉就表示,虽然机构投资者很喜欢ETF,但目前国内的ETF仍然有着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滕天鸣也表示,国内指数基金的发展还面临着证券市场牛短熊长、费率优势相对超额收益并不明显、同一机构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同时发展带来的营销困惑等问题。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专 题
   第A004版:热 线
   第A005版:百姓头条
   第A006版:调 查
   第A007版:博客江湖
   第A008版:财 技
   第A009版:悦 读
   第A010版:股 吧
   第A011版:故 事
   第A012版:公 司
   第A013版:信息披露
   第A014版:行 情
   第A015版:行 情
   第A016版:行 情
   第A017版:行 情
   第A018版:行 情
   第A019版:信息披露
   第A020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