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2月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经济时评TitlePh

限购令这只靴子终于落下来了

2011-12-0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井水明

  住建部日前知会地方政府,对于限购政策将要于2011年年底到期的城市,地方政府需在到期之后对限购政策进行延续。今年共有48个城市出台了限购令,有具体截止时间的有12个城市。其中,除了南宁截止时间为2012年2月29日外,其余11个截止时间都为2011年12月31日。

  年底将至,部分城市“限购令”大限即将到期。到期的限购令是否继续执行?市场各方都普遍猜测、等待。现在,限购令这只“靴子”终于落下来了。政策决策者的决心让人们看到了楼市调控绝不会放松,把不合理房价降下来,确保房价回归合理区间变得可望又可及了。

  国家高层将楼市调控进行到底的决心让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政府楼市调控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魄力和“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勇气,成为楼市调控继续坚持下去的强大向心力,让广大百姓不仅看到了政府“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更看到了“房价回到合理水平”的希望。

  政策叠加效应的不断发酵迫使房价拐点正在人们的预期中到来。在限购、限价、限贷等政策作用下,中国楼市11月份延续了10月份的惨淡。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在全国主要30个城市中,逾六成城市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跌,平均跌幅为10.48%,四成城市均价环比下跌。与此同时,住宅用地市场土地成交量锐减,10个主要城市的成交地块多为底价成交。央行在日前发布的《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和《房地产市场变化对金融业影响的调查报告》中明确指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回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趋紧,土地交易市场量价齐跌,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房价拐点初现端倪。而限购令这只靴子的适时落下,使楼市调控绝不半途而废成为现实。

  这给地方松绑限购的利益冲动和诉求打了一个“回马枪”。房地产调控作为一项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其牵涉范围巨大。因此,在中央政府态度明确,坚定推进房地产调控的同时,地方政府是否配合,将是这场房地产调控战役能否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近期发生的诸如佛山“松绑限购”半日游等事件,11月中旬成都在政策执行口径上也出现暗松,则反映出部分地方政府对于房地产调控的犹豫和私心。应该说,在土地财政模式下,房地产调控对于地方政府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地方政府绝不应该想着如何与中央政府博弈,而是应该积极地改变自身经济增长方式,随着限购令延续决策的明确和土地出让收益的走低,将迫使地方政府必须摆脱对土地财政的过分依赖,在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上真正下苦功夫。

  与房地产联系颇为紧密的银行在房价下行通道打开后如何应对。12月2日央行在其官网上发布的一篇《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座谈会在京召开》的新闻稿件中,援引部分商业银行和房企的发言称,其能够承受房价下跌20%到30%带来的冲击,但担忧房价下跌带来的恐慌性抛售和连锁反应。换言之,尽管中国金融体系比较稳固,但是,一旦市场上出现因房价下跌的恐慌性抛售和连锁反应恐怕是银行不能承受之重,或许银行要为此付出楼市不景气带来的损失。11月30日,央行突然宣布从12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来首次调降。此举令房地产行业看见了一丝曙光。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并不说明楼市调控放松,也难以改变未来房价下降的趋势。当房价下跌从“狼来了”到“狼真的来了”的时候,把控好信贷风险恐怕是银行业不容半点疏忽的关键工作。

   第A001版:头 版(今日2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专 题
   第A007版:公 司
   第A008版:公 司
   第A009版:市 场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数 据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