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2月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话说银行利润太高“不好意思发布”

2011-12-0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张绪才

  “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12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2011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上,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如是说。

  本该是相融共生的企业与银行,却在利润高低上“冰火两重天”。在业内“闷声发大财”,鲜有高调评价利润的语境下,洪行长能道出银行利润高得“不好意思”,说明带有“民生”二字的洪行长,对银行业的太高利润,或多或少心存纠结。

  银行业并非是通过生产产品来获取利润,它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两个途径:一个是货币政策,即存款和贷款的利差收入,一个是各种收费。而我们的银行“‘进货’实行‘计划经济’,利率是不能随行就市浮动的。”通俗点说,就是储户把钱存入银行只能低利率,而银行放贷必须是高利的——达5%左右(欧美银行利差不足1%)。如此“大斗进、小斗出”,银行业能不高利润?

  与此同时,银行业收费更是五花八门。今年4月,武大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孟勤国领衔做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现在银行收费项目达3000种,而2003年时仅有300种:零钞点钞费、换折费、跨行取款费、异地通兑费、重制卡费、重置密码费……并且收入也是惊人,以办卡为例,每个卡每年得收十几元,一个银行仅发卡一项就能挣几十亿元。

  可见,银行业利润高得让行长都“不好意思”,实际上是国家强制赋予的,是行业垄断的必然,让你想不高利润都不行。

  至此,笔者就大抵能体会到洪行长的“不好意思”了。一是,因为银行业利润太高,超出了想象,二是,银行业的高利润高得有些理不直气不壮。如果真按笔者所体会的话,洪崎行长的“不好意思”还是有点“够意思”的——有点“为富不仁”的良心发现。

  然而,对于银行业的太高利润不能止于“不好意思”,要化“不好意思”为实际行动。一是要缩小“中国特色”的利差,让我们的利差也“市场行为”起来。二是大力减少收费项目,更不要一边清理收费项目一边新增收费项目,从而减轻消费者负担,让社会受益。只有这样,洪行长的“不好意思”才会变得有“意思”起来。

   第A001版:头 版(今日2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专 题
   第A007版:公 司
   第A008版:公 司
   第A009版:市 场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数 据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